课件:彭聃龄普通心理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彭聃龄普通心理学.ppt

第五节 问题解决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五)动机 第五节 问题解决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六)情绪和情感 (七)人际关系 第六节 创造思维 一、创造思维及其过程 (一)什么是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往往体现在创造活动中。 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 第六节 创造思维 (二)创造思维的过程 对于创造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沃拉斯(Wallas,1926)提出的四阶段理论。 1.准备期。 2.酝酿期。 3.豁朗期。 4.验证期。 第六节 创造思维 二、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一)思维的流畅性 (二)思维的变通性 (三)思维的独特性 (四)思维的敏感性 第六节 创造思维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1. 社会文化 2. 家庭 3. 学校 (二)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 (三)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第六节 创造思维 (二)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观念 (三)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四)丰富想象力 (五)培养创造性人格 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 本章结束 思维的概括性 1、将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枣树 苹果树 梨树 桃树 果树 均有根、茎、叶、果 思维的概括性 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结论。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思维的间接性 肝性脑病 病史 体格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 粪、尿常规检查 脑电图检查 问题: 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答案: 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特性: 人可以分为男性、女性;大人、小孩;工人、农民、军人、学生、教师、商人;高个、矮个;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 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 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 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 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凡绿色植物 都是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的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甲丙 甲乙 乙丙 乙丁 丙丁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 砖的 用途 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匹马+3头牛=? × 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匹马+3头牛=? 5头会种地的动物 变式就是用以说明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凡是学生都有学号。 李文是学生。 所以李文有学号。 在线性推理中,所给与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张三坐在李四左边, 李四坐在王五左边, 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 又称线性三段论。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 ——”明天”有雨, 所以,球赛停止 。 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目标状态(goal state)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晰地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对抗性问题,指人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 非对抗性问题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语义丰富的问题指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语义贫乏的问题指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三、判断 所谓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事物有某种属性,或者是肯定或否定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 第四节 概念与推理 四、推理 (一)推理及其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