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救护队创伤急救.ppt
人工呼吸 撬开伤员的嘴,清除口腔内的脏东西,如果舌头后缩,应拉出舌头,以防堵塞喉咙,妨碍呼吸。救护人员跪在伤员一侧,一手捏紧鼻子,一手掰开嘴, 然后深吸一口气,然后紧贴伤员的嘴,大口吹气,并仔细观察伤员的胸部是否扩张,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当,吹气完毕后,立即离开伤员的嘴,并松开他的口鼻,让他自己呼气照这样反复操作,保持一定节奏,每分钟均匀的做10~15次,到伤员复苏能够自己呼吸为止,归纳要领:捏鼻张嘴,紧贴吹气,反复进行,直到复苏。 心脏挤压介绍 心脏挤压,这是一种抢救心脏已经停止的伤员的有效方法。在井下,如果发现伤员已经停止了呼吸,同时心脏也不规则或者已停止,就要立即进行心脏挤压,绝对不能为了反复寻找原因或惊慌失措而耽误时间。 心脏挤压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让伤员仰卧在床板上或地面上,把衣服和裤带全部解开,急救者站立在或跪在伤员腰的两旁,一手中指对准凹胸。手掌贴胸平放,掌根放在伤员的左乳头胸骨下端,,操作者两手相叠,借助自己的体重用力垂直向下挤压伤员的胸廓,压陷深度4~5厘米,挤压后,突然放松,让胸廓自行弹起,反复有节奏地进行挤压和放松,每分钟约70~100次,直到伤员复苏为止。 自救器 自救器这种器具是在井下与我们分秒都不能离开的必备物品,《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体积小、便于携带,戴用迅速、作用时间短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各种灾害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 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在我矿一般情况下携带的都是过滤式自救器,因此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主要介绍一下过滤式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是利用装有化学氧化剂的滤毒装置,将有毒空气氧化成无毒空气供佩戴者呼吸用的呼吸保护装置。仅能防护一氧化碳一种气体。适用于灾区内空气中氧浓度不低于18%和一氧化碳浓度不高于1.5%的环境中。 自救器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事故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 佩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0.5%,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配用到安全地点,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 配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 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着外壳也能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 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坐垫用,防止漏气失效。 第一步:[止血] 第三种:止血带止血法 ??? 四肢动脉大出血在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可用空气止血带、橡皮止血带或一紧束带在出血部位的近心端扎住绞紧。 ??? 以布带制止血带为例:布带绕伤股一圈,打个蝴蝶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布带圈内,提起小棒拉紧,将小棒依顺时针方向绞紧,将绞棒一端插入蝴蝶结环内,最后拉紧活结并与另一头打结固定。 在使用止血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事项:止血带和皮肤之间加垫衬物,以防皮肤损伤;松紧度要适中,达到止血的目的即可,冬季或空气寒冷的地点要注意肢体保暖。时间不宜过久,每隔一小时左右放松一次(冬季的时间要间隔短一些),每次放松的时间以2~3分钟为宜。松带时要缓慢,临时用手轻压伤口,以防凝血块脱落又引起出血。已经上止血带的伤者,应有明显的标志,并注明止血带的时间、部位等,以便接诊者及时发现。 止血带止血法示意图 及时止血的重要性 一个人受到任何外伤都有出血的可能,因为一个人体的总血量约为5000~6000ml急性出血量超过800~1000ml时,就会有生命危险。在实际救护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伤员受伤并不重,但由于没有及时止血就向井上转送,结果造成失血过多而无法抢救。因此,争取时间为伤员及时有效地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步: [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入口。如果伤口被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感染、气体坏疽及破伤风等病症,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对受伤人员,在井下无法做清创手术的条件下,必须先进行包扎。 第二步: [包扎] 包扎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夹板及压迫止学血。在包扎伤口时,动作要迅速、敏捷,不要碰触伤口,以免引起出血,污染和加剧疼痛。包扎的松紧要适宜,过紧影响血液的循环,过松夹板易松动,敷料易脱落或继续出血。伤口的包扎方法可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现有的包扎材料确定,如现场无包扎材料,可用衣服、毛巾等进行就地包扎。 简单介绍两种包扎方法: 第二步: [包扎] 第一种:绷带包扎可分为五种。 环形包扎法:适用于颈部、腕部和额部等处的包扎。其方法是每圈须完全或大部重叠,环绕数圈,尾端用别针或胶布固定,或者将绷带尾端撕开,一头返折,打一活结固定。 ?? 螺旋包扎法:多用于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