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概要+孙香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法概要孙香娟

儿科诊法概要 中医附院儿科 孙香娟 目的要求 一、了解儿科诊法、辩证方法中医学诊法的关系。 二、熟悉儿科诊法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儿科诊法特点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具体操作要点。 诊法特点 1.儿科四诊不求全备 古代医家有小儿五难之说,如《小儿药证直决·原序》中说:“小儿之病,虽黄帝犹难之,其难一也;……小儿脉微难见,医为持脉又多惊啼而不得其审,其难二也;脉既难凭,必资外证,而其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其难三也;……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取信,其难四也;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难五也。”说明主要是难在“四诊”不全,提供辩治的依据不多,难于诊断。 2.以望诊为主 小儿肌肤嫩薄,体内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变化比较容易表现出来,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在儿科四诊的运用中,把望诊放在首位,强调望诊的作用。清朝夏禹铸《幼科铁镜·望神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说:“而小儿科,则惟以望为主,问继之,闻则次,……”。 3.望指纹为儿科特有的诊法 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以弥补3岁以下小儿难以切脉之不足。可辅助辨别儿科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轻重。 4.年龄不同,四诊的内容有差异 5.合理地运用现代诊法 四诊概要 1.望诊 主要包括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等六个方面。 (1)望神色:神,广义讲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即人的生机和动态;狭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即可从病儿精神的好坏以判断精气的盈亏,从而测知脏腑的功能状态、病情的轻重及预后。 ①目光的变化;②意识是否清楚;③反应是否敏捷;④躯体动作是否灵活协调等方面去判断患儿有神、失神等不同情况。 凡小儿有神则表现为目光炯炯,意识清楚,反应敏捷,躯体动作灵活协调,反之则为失神。 色,亦称气色,是指皮肤的颜色和光泽。望色主要望面部的颜色。正常面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五色主病: 面为黄色,属脾,主伤食、湿滞。黄主湿郁病属脾,鲜明湿热暗寒湿;身目俱黄是胎疸,眼角鼻黄脐风急,面黄兼黑脾肾衰,青黄相兼乳食积,白点蟹纹属虫病,黄而萎白是疳疾。 面为青色,属肝,主风、痛、瘀、惊。青主肝风又腹痛,惊悸客忤两颊青,印堂青色风惊泻,面青唇撮脐风生,面青多啼主腹痛,青白吐泻作慢惊,山根青紫多风热,食积青脉截山根,面唇青紫肺气闭,环口青黑肝肾损。 面为赤色,属心,主热,主惊。赤色属心证属热,婴孩常为嫩红色,面唇皆红咽肿痛,外感风热有火邪,浅红表热深红里,阴虚内热五心热。 面为白色,属肺,主虚,主寒。白色属肺主虚寒,面色黄白吐泻兼,面色晄白肺气损,乍黄乍白虫积疳。 面为黑色,属肾,主寒、主痛、主水湿停饮、主恶候。黑色属肾主恶疾,又主寒痛与水湿,中恶腹痛面如煤,青黑阴寒且勿疑,环口黧黑是肾绝,面黑惨暗真脏危。 五部配五脏:额属心,下颏属肾,鼻属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 (2)望形态:形,为形体;态,为动态。望形态包括望全身形态和局部形态。望全身形态即了解患儿全身的一般状态,包括发育、营养等。 若小儿全身形态正常,则表现为发育正常、筋骨坚强、肌肉丰满、肤润发泽、姿态活泼,反之则为异常病态。 望局部形态包括望颅囟、头、项、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趾)甲等内容。 (3)审苗窍:苗窍即五官(眼、耳、口、鼻、舌)及前后二阴,称为九窍。因舌为心之苗,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故苗窍成为五脏的外候。审苗窍可测知对应脏腑寒热虚实的改变。 望目:主要望眼神目光、目珠(包括白睛、黑睛、瞳仁等部分)、上下眼胞及目内外眦的情况。包括望白睛的颜色,黑睛、瞳仁的大小及活动情况,上下眼胞的外形、颜色,目内外眦的外观等情况。并注意联系五脏在目睛的分布部位来分析判断。 察鼻:主要察鼻的外形、颜色及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的性状(色、质、气味)等。 察口:包括察口唇、牙齿、齿龈、咽喉、腮、鄂及舌等七个方面。咽喉的情况尤其对肺、脾(胃)两脏病证的诊治有很重要的意义。 医生一手持压舌板前三分之一,一手固定患儿头部面向光源,乘患儿张口时将压舌板迅速伸入口腔后部,压下舌根中间,在小儿张大口暴露咽部的一瞬间,快速观察咽部情况。 察咽喉主要是察喉核(扁桃体)是否红赤、肿大甚至溃烂化脓、分泌物、伪膜及咽部有无溃疡、充血、滤泡增生、咽后壁脓肿等情况。 (4)辨斑疹:辨斑疹主要是辨是斑还是疹,查其色泽,分布部位,出没时间及出没顺序规律等。 (5)察二便:主要是察二便的次、量、颜色、气味、形态等。 婴幼儿正常粪便的特点:母乳喂养儿大便每天2-4次,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便中不消化的乳凝块少一些、小一些,不臭。 牛乳或羊乳喂养儿的粪质要干一些,每天1-2次,往往呈便秘倾向,粪色多淡黄或灰黄色,便中不消化的乳凝块要多一些,大一些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