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生活习惯与大肠癌.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生活习惯与大肠癌.ppt

(二)二级预防 肿瘤的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肿瘤引起死亡,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癌前病变到侵润性癌,估计需要经过10~15年的时间,这为普查发现早期病变提供机会,普查是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可以拯救生命 病人5年生存率 早期筛查 73% 不做早期筛查 46% 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时,80%为中晚期,早期诊断的比例仅为11.8%。 有效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可使癌的发生率下降60%,病死率下降80% 筛查可提高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 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是最为常见的结直肠癌早期指标之一 但仅有50%的结直肠癌和30%腺瘤隐血试验阳性。 1.正服用可刺激胃肠道造成隐性出血的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女性尽量避免月经期检测 3.近期有血尿或口鼻腔出血 直肠指诊 在我国,直肠癌占大肠癌的50%~ 60%左右,约70%~ 80%的直肠癌可经直肠指诊发现 因此,凡遇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行直肠指诊 内镜检查 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检查。 色素放大结肠镜对判断结直肠病变的性质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并能有效提高微小,表浅隆起型病灶的检出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但内镜诊断肿瘤性病变窄带成像技术(NBI)较染色内镜有更高的准确性,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也高于染色内镜 影像学检查 X线钡剂灌肠:是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气钡双重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肠腔狭窄、粘膜皱襞破坏等征象,显示癌肿部位和范围。对结肠镜检查肠腔狭窄等原因未能继续进镜者,钡剂灌肠对肠镜未及肠段的检查尤为重要。 腔内超声:用腔内超声探头可探测癌肿浸润肠壁的深度及有无侵犯邻近脏器 CT:可以了解直肠癌盆腔内的扩散情况,有无侵犯膀胱、子宫及盆壁,是术前常用的检查方法。也可判断肝、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否转移。 MRI:对直肠癌术后盆腔、会阴部复发的诊断较CT优越 CT仿真模拟肠镜:该方法对直径大于6 mm的大肠癌的检测率和结肠镜检查相似,对原发性大肠癌的检测效果可能优于结肠镜检查。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有症状因症就诊 无症状高危人群 每年一次 肛门指检 粪便隐血试验 每五年一次 结肠镜检查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对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目前对大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为主,辅以适当的放化疗,中医药治疗,免疫治疗,以提高大肠癌的治疗效果。  祝各位: 快乐!快乐!再快乐! 结肠癌如果在早发现是可以治愈的。看图表,四种颜色, 存活率是有天壤之别的。 * Your company slogan 大肠癌与生活习惯 无锡四院 史俊峰 大肠癌的发病情况 在发达国家位居第一,在我国男性位居第三、女性位居第四。 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 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结直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随着人口趋向老龄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在西方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 结直肠癌是肿瘤中第二大杀手,每年在美国有140,000新发病例,以及每年导致50,000人死亡; 在发达国家中,北美和欧洲发病率最高,每10万人中就有15-20人死于结直肠癌; 中国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近十年发病率逐年攀升 每年新发约40万人 每年死亡约19.5万人 每年增速约为4.2%,远超2%的国际平均水平 已从第六位跃为第三位 在上海是第二位,仅次于肺癌[2] [1] 2012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2] 2013年第九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报道 大肠为什么容易生癌? 与其在体内的特殊位置和作用有关。 是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的部位,残渣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可与大肠相互作用,产生损害。 大肠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刺激而变异,因此大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 大肠癌发病原因及其机理都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是由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受大肠癌青睐的人 长期患有 溃疡性结肠炎 多发性肠息肉 饮食模式 高动物性脂肪 高蛋白质 低膳食纤维 易感基因 血缘遗传获得 不是癌症本身 对致癌物敏感 肠病常常有 肠癌家族史 饮食西方化 三高一低(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 是高致病因素 ! 有调查资料表明,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脂肪相对较低的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低。然而,日本人的膳食模式逐步西化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我国大城市居民膳食中的脂肪产热比例,由十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