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资料五.doc
第 PAGE 5页 共 NUMPAGES 5页
自动控制原理辅导资料五
主 题:时域分析法的辅导文章——瞬态响应
学习时间:2012年10月29日-11月4日
内 容:
我们这周主要还是学习课件第3章时域分析法的部分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时域分析法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时域性能指标(重要考点)
为评价控制系统性能,需要研究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响应过程,从中发现反映系统性能好坏的特征。性能指标就是衡量系统性能的一组特征参数。对系统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的要求,常由系统在一定的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的具体性能指标来表示。性能指标有多种形式,它随研究方法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各有其特点。
一般认为,阶跃输入作用于系统是较为恶劣和严格的工作状态,因此,在系统能稳定工作的前提下,其瞬态性能通常以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对单位阶跃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来衡量。时域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有:
图1 单位阶跃响应
1.峰值时间:阶跃响应曲线超过稳态值而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2.最大百分比超调量:响应曲线最大峰值超过稳态值的部分,即是最大超调量。最大超调量与稳态值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最大百分比超调量。即
3.调节时间:响应曲线从零开始一直到进入并保持在允许的误差带内(或)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4.延滞时间:阶跃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稳态值50%所需的时间。
5.上升时间:一般有以下几种定义形式:
响应曲线从稳态值10%~90%所需的时间。
响应曲线从稳态值5%~95%所需的时间。
响应曲线从零上升至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此外,还有振荡次数,衰减比等其他性能指标。
二、瞬态响应分析(重点了解内容)
本节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很复杂,不必死记硬背,只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各性能指标的最终表达式即可。
欠阻尼二阶系统在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瞬态响应性能指标如下。
上升时间,式中。
峰值时间。
最大百分比超调量。
调节时间:当时,调节时间近似为
,
,
小结:欠阻尼二阶系统瞬态响应性能指标完全取决于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震荡频率。
三、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措施(了解内容即可)
改变放大器增益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都有影响,为提高响应速度而增大开环增益,结果是阻尼比减小,使振荡加剧;反之,减小增益能显著改善平稳性,但响应过程又过于缓慢。仅仅改变系统原有部件参数难以全面满足性能指标。此时可以通过适当改变系统结构,改善系统的品质。改变系统的结构的方式有:
误差的比例+微分控制
输出量的速度反馈控制
四、线性定常系统的重要特性(了解即可)
1.由于单位脉冲信号是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所以单位脉冲响应也应是单位阶跃响应对时间的一阶导数。
2.由于单位斜坡信号和单位抛物线信号分别是单位阶跃信号对时间的一重和二重积分,所以单位斜坡响应和单位抛物线响应也应是单位阶跃响应对时间的一重和二重积分
五、高阶系统的近似分析(了解即可)
实际的自动控制系统,有相当多是高于二阶的系统,即高阶系统。高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一般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1)
将(1)式写为零、极点的形式,则
(2)
式中,,。
设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则
(3)
假设系统的所有闭环极点各不相同,则
(4)
(5)
由(5)式可知,高阶系统的响应是由惯性环节和振荡环节(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构成,各分量的相对大小由系数决定,所以了解了各分量及其相对大小,就可知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当系统稳定时,由式(5)及拉普拉斯反变换求系数知道:
1.高阶系统瞬态响应各分量的衰减快慢由和决定,也即系统极点在平面左半部离虚轴越远,相应的分量衰减越快。
2.各分量所对应的系数决定于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当某极点靠近零点,而远离其他极点和原点,则相应的系数越小,该分量的影响就越小;若一对零极点互相很接近,则在输出中与该极点对应的响应分量几乎可以被忽略。这样的一对零极点称为偶极子。在高阶系统瞬态响应的近似分析时,闭环传递函数中具有偶极子关系的这对零极点可以对消。若某极点远离零点、越接近其他极点和原点,则相应的系数越大,该瞬变分量响应也就越大。
3.系统的零点、极点共同决定了系统瞬态响应曲线的形状。根据上述,对于系数很小(影响很小)的分量、远离虚轴衰减很快的分量常常可以忽略,因而高阶系统的性能就可以用低阶系统来近似估价。
假如高阶系统中距虚轴最近的极点,其实数部分为其他极点的1/5或更小,并且附近又没有零点。由于其他极点对应响应分量的衰减速度是其5倍以上,很快消失,则可以认为系统的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 CALC 09—2025 免陪照护服务基本规范.pdf VIP
- 中科软科技java笔试题及答案.docx
- 老年期抑郁障碍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方案 (2025—2028).docx
- 市政热力管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2022机械安全风险预警第1部分通则.docx VIP
- 《GBT20001.2-2015标准编写规则第2部分:符号标准》(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景点导游 云南实地导游 玉龙雪山.ppt VIP
- GB 50217-201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docx VIP
- Silver-Russell综合征诊疗共识(2025).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