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卫生学 第一章 绪 论 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定义--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有利环境因素,控制不利环境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立法、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以保护生态平衡、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预防医学+环境科学--环境卫生学 研究对象: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 环境的构成: 自然环境: 大气、水、土壤、生物体等环境介质+介质中的有机或无机组成成分及被转运体。 生活环境: 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的生活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 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1.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和热 辐射等。影响集体的热平衡。 2.噪声:影响听觉、工作和睡眠等。 3.非电离辐射: 太阳辐射:紫外线、可视线、红 外线等。 微波辐射:广播、电视、通信等 射频电子辐射。 影响神经、心血管功能。 4.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 致癌效应 紫外线:杀菌、抗佝偻 病、提高免疫力。致癌。 红外线:热效应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概论 历史上的二次卫生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人类战胜了传染病--生物医学模式; 第二次卫生革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整体医学模式的提出。 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概念 (单因单果) 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强壮,精力充沛,并且有良好的劳动效能。 整体医学模式的内涵1.人不仅有自然(生物学)属性,还有社会属性,2.不仅要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更重视心理、社会因素。3.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比自然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 WHO的健康新概念(整体医学模式的健康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除生物因素外,同时有物理、化学、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2) 生活方式:营养、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体育锻炼、精神紧张。(3)卫生服务: 社会上医疗卫生的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4)生物遗传因素: 基因缺陷 第一节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 一、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一)大气圈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逸流层,热电离层。 平流层内形成特有的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 (二)水圈 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水循环 (三)岩石圈 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层构成。 (四)生物圈 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12+10KM) 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转移,形成三者的连续流动,当三者的输入输出趋于平衡时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 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质和 量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doc VIP
-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1).doc VIP
- DL T 1144-2012《火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pdf VIP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必背知识点知识清单.pdf VIP
- 《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VIP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docx VIP
- T_CVMA 224-2025 猫传染性腹膜炎诊断规程.pdf VIP
- T_CVMA 232-2025 猪星状病毒五型荧光PCR检测方法.docx VIP
- T_CVMA 252-2025 马四肢X线及超声操作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