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起搏器护理查房.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起搏器护理查房.ppt

术前一日如入睡不好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呼气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器导管。 术前停用抗凝药尤其是阿斯匹林药要停用5天以上,以防止囊袋内渗血。药物准备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试验 心理护理:根据不同心理反应,抓住主要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心理紧张恐惧的患者较为普遍,我们护理人员要以热情友好的态度、用亲切礼貌的语言与患者交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方法、安全性及成功率,并且向患者讲解起搏器安装术与需要全身麻醉的大手术不同。 术前饮食:术前一餐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护 心理护理 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在术前常常思想顾虑多,心理负担重,情绪紧张,因此心理护理应从术前开始,术后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情况下,或利用治疗时多交流、多倾听、多解释。向其解释安装起搏器后因心率较前增快而感到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不必有更多顾虑,如果顾虑、担心已影响到正常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当镇静剂。 体位与活动 术后24h内绝对平卧,限制术侧上肢的活动。24~48h嘱患者取半卧位,24h后床头抬高15~45度,72h后允许患者下床活动。早期采用床边坐椅,术后3天若病情稳定,可床边坐椅10~20分钟,每日2次。行走活动可促进术后康复。早期可床边行走,其可在病室行走5~10分钟,每日2次以后逐渐延长时间,并配以医疗体操及太极拳。要求运动强度适宜,不宜过快,同时指导患者做上肢及肩关节前后适当运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康复训练方法 术后第一天 握拳运动:患者卧于床上,患侧上肢伸直,患侧五指用力伸直,再用力握拳。运动频率为2-3次/日,5-10分钟/次。 术后第二天 外展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将患侧上肢尽量往两侧伸展,回收再打开,逐渐练习到水平位。运动频率为2-3次/日,10-15分钟/次。 术后第三天 前屈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将患侧上肢尽量往前伸。运动频率为2-3次/日, 10-15分钟/次。 术后第四天 后伸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前方,将患侧上肢尽量往后伸。运动频率为2-3次/日, 10-15分钟/次。 术后第五天 旋臂运动:患者呈站立位,上身不动,患侧上肢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运动频率为2-3次/日, 10-15分钟/次。 术后第六天 攀岩运动:面对墙壁,将患肢手指放于墙壁,逐渐向上爬。运动频率为1-2次/日, 5-10分钟/次。 术后第七天 绕头运动:患者站立位,身体不可弯曲,患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在枕后摸向对侧耳后。运动频率为1-2次/日, 5-10分钟/次。 伤口护理 切口局部用0.5kg沙袋压6~8小时后,重点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第一周内每天换药,注意观察伤口颜色、温度,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伤口感染及全身感染。避免咳嗽,如确实要咳嗽,应用手轻轻捂住伤口,预防伤口出血及电极脱位。 起搏器工作状况的观察 术后患者入CCU病房,仔细观察心脏起搏器的各种参数,继续观察心电图变化,床旁备电复律器。术后应进行心电监护24~72h,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观察起搏器安置后的工作状况。如果:①有起搏信号但其后无心电信号,提示心内膜水肿,有导致起搏阈值升高的可能。②起搏信号时有时无或完全消失,提示电极固定不良、移位。③若出现固定频率起搏,而未按所需设定,考虑为起搏器感知不良。④若出现起搏频率奔放,是由于电子元件失效或电池耗竭,线路不稳,使脉冲频率突然增速而引起加速型心动过速,如引发室颤可致患者死亡。⑤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减低、心悸、头晕、头胀痛、血管搏动。一旦发生上述问题,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进行调整或重新安装。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护理 1.伤口感染 表现:为术后3天切口红肿。其原因可能为:1)囊袋血肿处理不及时,导致继发感染;2)术中无菌操作不符合要求。护理措施:为了防止感染的发生,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及消毒,操作细致,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渗液的情况。 2.囊袋血肿 表现:局部隆起、有波动感,在无菌操作下能抽出血液。护理措施:抽出血液后沙袋压迫,术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血肿,如有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3.电极脱位 表现:90%发生于安置术后一周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的起搏器依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黑朦、眩晕、胸闷 等症状。护理措施:术后应嘱患者卧床72小时,避免术侧肢体剧烈活动,24小时后可取术侧卧位,常规心电监测24小时,观察心率和心律的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