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胸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胸部淋巴结分区及临床应用.ppt

胸部淋巴结分区及 临床应用 新蔡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张弋 胸内淋巴结分区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用于肺癌分期的胸内淋巴结分区首先由日本学者Naruke(1978)提出,1983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在Naruke分区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订。1996年UICC将两者统一,于1997年颁布了新的淋巴结分布图,把纵隔、肺门和肺内淋巴结划分为14区。 胸部淋巴结分区 1.最上纵隔组(1B/L组): 位于纵隔内经过左无名静脉横行段作 水平线以上沿气管排列的淋巴结。 2.上气管旁组(2B/L组):位于1组下限至主动脉弓上缘之间沿气管排列淋巴结。 3.血管前气管后组(3A/P组): 位于主动脉弓上三个分支前方和 气管后方的淋巴结。 4.下气管旁组(4R/L组):在主动脉弓上缘至左、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之间沿气管和主支气管排列的淋巴结,还可以奇静脉弓上缘为 界,再进一步分为上/下(4Rs/i)亚组 5.主动脉下(主肺动脉窗)组(5组):位于动脉韧带外侧或主动脉弓左侧或左肺动脉至其第一分支之间的淋巴结。 6.主动脉旁(升主动脉或膈神经)组(6组):位于主动脉弓上缘以下沿升主动脉前方和外侧或无名动脉根部排列的淋巴结。 7.隆突下组(7组):位于气管分叉下3cm以内的淋巴结。 8.食管旁组(8R/L组):隆突下3cm以外邻近食管壁两侧的淋巴结。 9.肺韧带组(9R/L组):位于两侧肺韧带附近,包括两侧下肺静脉后壁和下部的淋巴结。 10.肺门组(10R/L组):位于纵隔胸膜外,邻近肺叶支气管近端 的淋巴结,包括右侧中间支气管旁淋巴结。 11.叶间组(11R/L组):位于相邻肺叶支气管之间的淋巴结 12.叶内组(12R/L组):位于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 13.段内组(13R/L组):位于肺段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 14.亚段组(14R/L组):位于亚段支气管起远端周围的淋巴结。 肺癌的影像学分类 1、中央型,(可分为三个亜型: 中央管内、中央管壁、中央管外) 多见于鳞癌,多发生于大支气管, 常环绕支气管壁生长,使支气管 管腔狭窄,可凸向腔内呈息肉样改变,空洞发生率高。 2、周围型,(可分为两个亜型:肿块型、肺炎型)多见于腺癌,多发生于周围支气管,可形成空洞,但较鳞癌少见早期可血型转移,淋巴转移也较早,易侵犯胸膜。 3、弥漫型,发生率较低,多见于细支气管肺泡癌,发于细支气管与肺泡上皮,病灶弥漫分布两肺,呈小灶或者多发粟粒样,可同时存在。 肺癌侵犯胸部器官临床表现 1、膈神经——膈麻痹。 2、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3、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面颈和上胸部的浮肿和静脉怒张)。 4、胸膜、心包——积液、疼痛。 5、肋骨、脊柱——疼痛、神经受累症状。 2009年肺癌分期系统(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0 无原发肿瘤 T1 ≤3cm,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以上位置 。 T1a ≤2cm T1b 2cm但≤ 3cm T2 3cm但≤7cm?或肿瘤具有以下任一项:侵犯脏层胸膜,累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蔓延至肺门但未累及全肺。 T2a 3cm但≤5cm T2b 5cm但≤7cm T3 7cm, 或直接侵犯胸壁/膈/膈神经/纵膈胸膜/壁层心包, 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2cm, 或全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一肺叶 T4 任何大小肿瘤 侵犯至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或隆突, 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侧不同肺叶 淋巴结(N):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周围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蔓延累及。 N2 转移至同侧纵膈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 N3 转移至对侧纵膈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a 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对侧一个肺叶,或肿瘤伴有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 M1b 远处转移 淋巴结引流途径 肺癌往往沿淋巴道依次转移至同侧肺门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双侧纵膈的交叉转移)→纵膈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血循环。胸膜受累时,因与胸浅部的淋巴管网有沟通,可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 右肺癌→同侧肺门淋巴结(10R) →右气管旁淋巴结(2R、4R)很少转移到对侧淋巴结(3%) 左肺癌→同侧肺门淋巴结(10R) →常播散到对侧淋巴结。也有一开始就转移到主肺动脉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