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发热(6版).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发热(6版).ppt

*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 * 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只要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大家就非常警惕 * 发热反应包括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和诸多生理功能的广泛激活、急性期反应物的生成等 * 高热居高不下 * 干扰素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原因 * EP信号到达下丘脑,它们引起发热都有一个潜伏期,提示EP需要通过某种中间介质才能引起发热。后来即发现 我们将这种中间介质称为发热介质或中枢性介质 * 体温上升1℃,心率增加18次/min 心率增加超过150次/min,心输出量反而下降 心率过快,收缩力加强,增加心脏负担 * IL-1:刺激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IFN:抗病毒,M?的活性 TNF: 抗肿瘤活性,增强M?杀菌活性 * 根据发热机制及现有解热药的药理作用,可针对下列三个环节采取措施以达到解热 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解热药包括化学解热药和类固醇解热药。前者以水杨酸盐为代表,对其解热原理有以下解释:①作用于POAH及附近,以某种方式使中枢神经元的机能复原;②阻断PGE的合成(通过抑制环加氧酶),但PGE作为发热介质仍有争议。以糖皮质激素(抗炎激素)为代表的类固醇解热剂的解热作用也有下列解释:①抑制产LP细胞合成和释放LP;②抑制免疫反应;③抑制炎症反应(包括降低微血管通透性、抑制白细胞游出和抗渗出等),使炎灶EP和激活物减少;④中枢效应:小量注入POAH有解热作用,但方式不清楚。 发热激活物 产EP细胞 EP 产EP细胞主要有哪些? 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脑胶质细胞、肿瘤细胞等。 白细胞介素-1 (IL-1) 白细胞介素-6 (IL-6) 肿瘤坏死因子 (TNF) 干扰素 (IFN) 内生致热原的种类: 白细胞介素-1 (interleukin-1,IL-1) IL-1由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的多肽类物质; 给动物注射微量的IL-1(50ng/kg.w)就可以引起典型的发热; 在内毒素引起发热的动物循环血液中有大量的IL-1出现。 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 IL-6是由单核、成纤维和内皮细胞等分泌; 内毒素、病毒、IL-1、TNF、血小板生长因子等都可诱导其产生和释放; IL-6能引起各种动物的发热反应,但作用弱于IL-1和TNF。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由巨噬、淋巴细胞等产生的肽类物质; 葡萄球菌、链球菌、内毒素都可以诱导TNF的产生和释放; 致热活性类似于IL-1,TNF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刺激IL-1的产生。 干扰素 (interferon, IFN) IFN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 由单核和淋巴细胞产生,其中IFN-α和γ与发热有关; IFN的致热作用主要引起脑内PGE含量升高。 EP信号如何到达体温调节中枢? (POAH) 通过终板血管器(via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 OVLT) 通过迷走神经 通过血脑屏障 EP信号进入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 EP通过OVLT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EP 视神经交叉 第三脑室 视上隐窝 M? M? POAH 神经元 POAH 神经元 OVLT区 毛细血管 中枢性介质(即发热介质):能介导EP调节体温调定点的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EP “调定点”上移 ? 中枢性介质! 前列腺素E(PGE) Na+/Ca2+比值 环磷酸腺苷cAMP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一氧化氮(NO) 正调节介质 负调节介质 精氨酸加压素(AVP) a-黑素细胞刺激素(a-MSH) 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交感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 散热? 产热? 体温升高 骨骼肌紧张、寒战 运动神经 发热机制示意图 发热激活物 产EP 细胞 EP POAH PGE Na+/Ca2+ ↑ cAMP CRH AVP a-MSH lipocortin-1 (+) (–) 调定点 上移 产热增加 散热减少 发 热 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典型的发热过程分为3个时相。 37?C 42 ?C 体温正常 体温上升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调定点上移 调定点恢复 发热调定点 体温 上升 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 下降期 表现特点 机 制 产热散热 皮肤苍白、四肢冷厥 “鸡皮疙瘩” 恶寒 寒战 产热=散热 自觉酷热 皮肤干燥、发红 产热?散热 出汗、皮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