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儿童少年期精神障.ppt
* 三部分、儿童心理发育障碍 儿童心理发育障碍 第一组: 1.特定性言语和语言障碍 2.特定性学校机能发育障碍 3.特定性运动功能发育障碍 4.混合型特定性发育障碍 第二组: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障碍 Heller’s征(婴儿痴呆) Rett’s征 Asperger’s 儿童孤独症 概述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autism)。最早由Kanner(1943)描述此病。它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属于广泛发育障碍中一种类型。本症基本特征是:起病于婴幼儿、极端孤僻、与人缺乏感情联系、言语障碍、刻板运动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病因未明,预后严重。 (一)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 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每1万人口中有4~5例,男性为多,男女之比至少为3~4:l。本症在我国尚缺乏统一和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我省为0.028% 。 (二)儿童孤独症病因 病因和发病机理 (1)遗传因素: (2)脑器质性因素: (3)神经生化因素: (4)认知缺陷因素: (5)多种病因: (1)遗传因素 有研究显示,遗传因素是易患本症的素质。单卵双生儿孤独症的一致性为90%以上,双卵一致性为24%。本症患儿的同胞患孤独症较正常人高3~4倍,提示本症与遗传因素相关,但具体的遗传方式尚不明了。 (2)脑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脑电图异常、神经系统软体征以及癫痫发作较多见,少数病例CT头颅扫描提示脑室扩大;磁共振影像检查见部分患儿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故认为本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所致功能障碍有关。 (3)神经生化因素: 儿童行为与神经递质密切相关。有研究资料,认为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和(或)多巴胺活性下降。伴有下丘脑功能障碍则可产生孤独症。也有认为本症表现孤独、与别人建立不起感情等症状是因脑内啡呔类物质的神经递质作用异常所致。 (4)认知缺陷因素: 有人提出了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相关的学说,认为心理认知缺陷损害了孤独症患儿对他人精神状态的理解能力,导致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甚至对待人就像对待无生命的物体,常错误理解别人有意识的行为。 (5)多种病因: 许多研究表明、孤独症常与某些疾病同时存在,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肌营养不良、先天性风疹、苯丙酮尿症以及嘌呤代谢病等,故认为孤独症是一个多种病因的神经综合征。 (三)儿童孤独症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儿起病于出生后36个月以内;部分病例在2~3岁以内基本正常。但在3岁以后起病。临床特征为: 1.社会交往障碍 2.言语交流障碍 3.不正常的行为方式 4.感知觉反应异常 5.智能障碍和其他损害 1、社会交往障碍 患儿表现极度孤独,对自己家庭的亲人以及周围人均缺乏情感联系、回避与他人目光接触,不与外界接触,对环境缺乏兴趣。亲抱或父母离开时都无所谓、情感反应冷淡、不与小伙伴一道玩。 2、言语交流障碍 言语发育延迟最为多见。婴儿嗯呀学语减少。常发出尖叫声或无意义的音节。言语理解能力障碍,缺少对讲话的反应,往往不能用语言交流,常模仿、重复别人简短的字句。部分患儿当语言发育后,言语交流越来越少,发音不清或有无意义的言语。 3、不正常的行为方式: 常常表现为重复动作、刻板运动行为,异常的吃饭和睡眠姿势。日常生活方式及内容,要求维持原样不变,即使微小的变动,就会发脾气、哭闹。常有特殊的兴趣或迷恋,对人不感兴趣,却对某些无生命的物体表示异常的迷恋,如对瓶子盖。旋转的东西(如电风扇)、门锁等产生强烈的迷恋,经常反复地排列、堆砌或摆弄旋转物品。对电视的广告、气象报告特别感兴趣,对其他节目缺乏兴趣。部分患儿常常脚尖走路、行为怪异、情绪变化莫测。 4、感知觉反应异常 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发生过分敏感,有的近似“视而不见”和“听而不闻”的征象。反复自伤亦不表示痛苦、而对触痒却忍受不了。 5、智能障碍和其他损害 孤独症患儿外貌一般无明显呆滞,但适应能力明显落后,生活不能自理,自我防卫功能减弱,约75%患儿智力低下(中度或重度为多“但由于语言和社会交往障碍,因而很难对孤独症患儿的智力作出准确的评估。有极少数患儿可表现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在幼儿期就具有对字、数和歌词、诗词等认识、背诵表现超常的机械记忆和推算能力,即所谓“白痴学者”(idiot-savent),其机制尚不清楚。约25%孤独症患儿出现癫痫发作,多在少年期后首次发生癫痫。 (四)孤独症的起病形式病程及预后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预后严重的慢性疾病,如至学龄期,表现有交往语言能力、智商在70以上者,预后则为好;如起病年龄早,至学龄期仍无交往性语言、智力严重低下、或伴有癫痫及明显脑器质损害基础者,预后则较为严重。总之,一般认为孤独症的预后是与智商水平、是否存在言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df VIP
- 第九版儿科学配套课件-6.2-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ppt VIP
- T_CACM 1601-2024 笑病中医诊疗指南.docx VIP
- 矿山三级(二级)矿量管理办法.doc VIP
- T_CACM 1583-2024 百合病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趣味生物知识竞赛100选择题附答案.pdf VIP
- T_CACM 1584-2024 卑惵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 2025年第二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所属单位内部遴选及选聘8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T_CACM 1585-2024 产后神志异常中医诊疗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