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170-2003香菇菌种.pdf

  • 240
  • 0
  • 约1.5万字
  • 约 12页
  • 2018-12-14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3-06-04 颁布
  •   |  2003-12-01 实施
  1. 1、本标准文档 共1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G日19170-2003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南、谭琦、曹晖。 GB 19170- 2003 引 言 栽培香菇使用的菌种是人工培育的纯菌丝体及培养基的混合体。我国采用三级扩大繁育程序(即 母种、原种、栽培种)培育香菇菌种。 为了规范我国香菇菌种生产、经销和使用,确保我国香菇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GB 19170-2003 香 菇 菌 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Lentinulaedodes)菌种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香菇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gvISO780:1997) GB/T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T12728-1991食用菌术语 GB19172-2003 平菇菌种 NY/T528-2002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母种 stockculture 经各种方法选育得到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 使用单位,也称一级种、试管种。 [NY/T528-2002,定义3.3〕 3,2 原种 pre-culturespawn 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瑞菌种瓶或塑料菌种瓶或15cmX28cm聚 丙烯塑料袋为容器。 [NY/T528-2002,定义3.4〕 3.3 栽培种 spawn 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常以玻璃瓶或塑料袋为容器。栽培种只能用于栽 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 [NY/T528-2002,定义3.5〕 3,4 领烦现象 antagonism 具有不同遗传基因的菌落间产生不生长区带或形成不同形式线行边缘的现象。 [GB19172-2003,定义3.4」 3,5 角变 sector GB 19170- 2003 因菌丝体局部变异或感染病毒而导致菌丝变细、生长缓慢、菌丝体表面特征成角状异常的现象。 [GB19172-2003,定义3.51 3.6 高温抑制线 hightemperaturedline 食用菌菌种在生产过程中受高温的不良影响,培养物出现的圈状发黄、发暗或菌丝变稀弱的 现象。 [GB19172-2003,定义3.6] 3.7 生物学效率 biologicalefficiency 单位数量培养料的干物质与所培养产生出的子实体或菌丝体干重之间的比率。 [GB/T12728-1991,定义2.1.20] 3.8 种性 charactersofvariety 食用菌的品种特性是鉴别食用菌菌种或品种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包括对温度、湿度、酸碱 度、光线和氧气的要求,抗逆性、丰产性、出菇迟早、出菇潮数、栽培周期、商品质量及栽培习性等农艺 性状。 FNY/T528-2002,定义3.81 4 质量要求 4.1 母种 4.1.1 容器规格应符合NY/T528-2002中4.7.1.1规定。 4.1.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母种感官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