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的致癌芳香胺方法研究.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的致癌芳香胺方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的致癌芳香胺方法研究.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中的致癌芳香胺 方法研究 叶伟红 刘劲松 庞晓露 潘荷芳 王静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 310012 ) 摘要 分别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模式下对 24 种致癌芳香胺进行线性、精密度和仪器最低检出限实 验,并采用前处理设备固相萃取仪对模拟水样中24 种芳香胺的回收率进行测定,探讨在不同的固相萃取条 件下,芳香胺化合物的回收率情况。结果表明,采用选择离子模式能得到更好的线性和精密度及更低的仪 器检出限,采用纯二氯甲烷作为固相萃取淋洗液所得到的回收率基本上能满足方法的要求。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致癌芳香胺 Detection of Aromatic amine with GC/MS us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Ye Weihong, Liu Jingsong, Pang Xiaolu, Pan Hefang, Wang Jing (Zhej iang provinci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 Linearity, precision and detection limits of twenty-four aromatic amine were analyzed by GC/MS-SCAN and GC/MS-SIM, and recoveries of aromatic amine in water were analyzed with solid-phase extraction technology. The result showed the linearity, precision and detection limits of GC/MS- SIM were better than these of GC/MS-SCAN, and the recoveries were satisfactory when CH Cl was used as the eluent of SPE. 2 2 Key word: Solid-Phase Extraction GC/MS Aromatic amine 自1994 年7 月15 日德国政府颁布禁用部分染料法令以来,世界各国的染料界都在致力 于禁用染料替代品的研究。随着各国对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禁用染料的范围不 断扩大。欧盟发布的禁用偶氮染料和含铬偶氮染料的指令虽然是绿色壁垒,但也反映了市 场上对环保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要求。 偶氮染料不仅通过纺织品等类的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对环境(包括水、大气、土 壤、动植物、人类等)有着很大的危害。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染料的利用率是有限的, 所以大量的偶氮染料随着废水排入环境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1970 年以前,在 从事染料制造的职工中经常发现诊断为膀胱癌的症状。据不完全统计,到20 世纪60 年代中 期,各国发现制造与使用染料的职业性膀胱肿瘤已经超过3000 起,1968 年国际上专门召开 会议,对此进行病原分析,并于1969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16 届国际职业卫生会议上,确 认联苯胺和乙萘胺对人体的致癌作用最为严重。近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第4 次德国联邦的排 [1-3] 出保护令,要求纺织加工厂对排出物进行陈述,其目的是保护环境 。 含有致癌芳香胺中间体的偶氮染料(现德国规定118 种)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不会直接对 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含有致癌(或疑似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的织物与人体长期接触, 尤其直接与皮肤接触,染料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内扩散。偶氮染料分子在人体内遇到偶 氮还原酶(azo reductases)后,其偶氮键发生开裂形成芳香胺。生成的致癌芳香胺,经过人体 的新陈代谢易产生活泼的亲电芳氮烯正离子(ArN-R) 。它们进入人体后,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