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醉花阴 九日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赏析】这是一首有名的重阳词。作者长于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进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将客观环境和内在情绪融和交织。从现时创造了以她为主体的女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莫道”三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结尾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概括而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那哀伤凄楚的心境。开篇三句,作者抱着一和若有所失要把它找回来的心情,去寻觅精神上可以寄托的安慰。然而对觅的结果,依然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徒然更另无限的忧愁。乍暖还寒的时节,晚来的冷风,南来的雁儿,憔悴的黄花,样样都触动着词人的满怀愁绪。黄昏时的梧桐细雨,点点滴滴,像是洒不完的伤心泪,又勾引起主人公无限的感叹。词人的“哀愁”是在她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历尽挫折拍产生的。全词虽然迫促愁,但仍流露出词人对生活和执著,以及不甘心走向绝境的心情。 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巧妙地发挥了双声叠字的作用。如开篇连用十四个叠字,真如珠走玉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八个叠字,抒写出作者如有所思,若有所待,而终又恍有所失的心情:“凄凄惨惨”,是六个双声字,写尽词不达意人在黄昏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些双声叠字的运用,不仅准确地表达了内容,而且形象地丰富了内容,而且形象地丰富了内容,产生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煜 初名从嘉,安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90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五代时南唐最末的一个皇帝,世称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宋灭南唐(976),他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过了两年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后人将他与李璟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 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 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 心脾的美感效应。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 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 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 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 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 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 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 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 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 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 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 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 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