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30课《诗词五首》.ppt

2016秋语文版语文八上第30课《诗词五首》.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 白居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另一篇描写农民劳作的诗歌 —— 这首诗大家知道写什么的吗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迁下(今陕西渭南北),一身经历了代宗、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曾任过周至尉、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少傅等官。白居易前期有热情,有锐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锐气消失,棱角磨平,潜心佛事,以知足长乐 “独善其身”自居。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浅显著称,据说能够流传于老太太、兵士、僧徒口中。现存白诗近三千首,数量当推为唐代诗人之冠。今留有作品 三千多首,他自己分之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元稹为之编辑为《白氏长庆 集》。 写作背景《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对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 读出诗韵 说明:听范读后,请同学们找出诗文的韵脚。 读出诗味 明确本诗的感情基调,分辨重音,掌握节奏、停顿和语速,读出诗人的情感。同桌互听对方朗读全诗,肯定优点,找出不足。 读出诗味—再读诗文 观 刈 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返回 描写母子给在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句子是: 背灼炎天光 足蒸暑土气 反映农民恶劣劳动环境的句子是: 但惜夏日长 力尽不知热 描写农民收麦筋疲力尽却希望夏日更长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①送茶 ②割麦 ③拾麦穗 全诗写了三个典型事例是什么?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面对农民的艰辛、贫困,作者感慨万千,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的感慨? 对百姓的同情 《观刈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农民辛苦割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贫妇拾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生活贫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