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数学新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对数学新课程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孙晓天 从“后劲儿”谈起 足球没有后劲 数学也没有后劲 后劲需要喜欢, 问题、想象力 数学的后劲儿需要数学化支撑 数学化是数学新课程的目标 而数学化离不开情景 一、情景-华丽的装饰还是承重墙? 与学生经验的接口 喜爱数学的源泉 发现数学的载体 数学新课程的标志 陈建功先生语: 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宜富于兴趣;枯燥无味的东西,决不能充作教材; ┅成人所喜之推理或实用问题,未必为未成年的青年所满足。┅吾人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去教育学生,才能满足他们的真实感。 某些教材,虽然具有高度的实用性价值或高度的论理性价值,假使学生不发生任何真实感,就心理的原则而言,这些教材,简直是没有教育的价值。(引自“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 这些话差不多是陈先生五十年前说的 情景在哪里? 真情实景 童话、传说、科学幻想 已有的数学知识积累 每个概念都要依托情景,使数学内容隐含在情景后面、把不同学科方向和盘托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概念都做得到 “一百万有多大”就是这样的情景 不仅仅是认识个数字 体会和形成数 感 数字背后的“故事”比认数重要 选择合适的算法 形成认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是好数学 而过去没有,值得一试 存在的问题 研究不足、缺少积累 内容单薄、不够贴切 浅尝辄止 期望 学科与经验良性嫁接、互为补充 多做思考,努力摸索经验 “热闹”之后要认真 对教师既是“负担”也是机遇 二、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数学课程体系 从两本线性代数谈起: 中国《线性代数》 (第三版) 同济大学编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 美国《线性代数引论》(第五版) Prentice-Hall. Inc. 教育部国外优秀教材审定委员会推荐 已经是最接近我国体系 线性代数(中国) 线性代数引论(美国) 体系大不同 中国:行列式是起点 美国:行列式是终点 孰优孰劣? 国外中学教材的两个版本 版本1 (比较经典)Spectrum maths(广谱数学) 剑桥大学2003年出版的《标准》(Syllabus)教材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广泛使用 8年级目录 就课程体系而言,基本是基于学科,与我国有几分相近 对几何内容的理解区别大 就内容而言一半以上是我国小学的内容。 版本2 (比较新鲜) Maths in Context(情景数学) 美国教育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 基于NCTM标准的5-8年级教材 分册标题举例 麦片数(Cereal Numbers) 上上下下((Ups and Downs) ) 生长(Growth) 走啊走(Ways to go) 干数和湿数(Dry and wet Numbers) 找个机会(Take a chance) 越多越好(Get the most of it) 基于情景 从标题看不出来是什么数学 引人入胜 情景串联 相互交织 类似的教材还有不少 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的基于NCTM标准的初中教材中类似的还有: 联系的数学(Connections Math) 数学景色(或视野)(Mathscape) 主题数学(Math Thematics) 等等 内容都比较新鲜 就课程体系而言,与Spectrum maths(广谱数学)大不同 思考: 课程是人造的,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体系 课程体系是多彩的,既可以基于学科也可以基于经验 体系固然重要,体系的教育价值更重要 课程体系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没有谁“否定”谁的问题 同一个数学内容可以在形形色色的体系中实现其教育价值 我们熟悉的课程体系也是引进的 五十年代,我国东北的一些数学家翻译了前苏联基西略夫的教材,在那里可以找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课程体系的渊源 陈建功先生语: …..后来许多学者,把各科纯论理的展开,颇有兴趣。数学不光是在学术上分了科, ….算术、代数学、几何学、三角法、解析几何学,各自陷于孤立的局面。 在科学的研究当中,用数学做武器的时候,往往需要各科全般的知识,假如预先有了有机的统一,那就方便多了。 综合的数学,不但可以避免重复,学习既省时间;并且可以使学生明白生动的数学体系。(引自“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 这些话差不多是陈先生五十年前说的 结论: 我们不熟悉的体系未必不好 新教材中体系的“支离破碎”未必不好 那些我们熟悉的、看着清楚的、用着顺手的体系,未必就有大的教育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课程体系问题应该最重要 三、合作学习-效率、效果、秩序咋摆平? 坚定信心 策略方法对头。 为啥要合作学习? 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和获得新知的常规手段 有助于个人的追求与群体的目标融为一体、提供捕捉到思想碰撞产生的火花的机会 在合作与交流中习得的的规范,养成的习惯,是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优秀报告.docx
- 2024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跨学科)试题卷模拟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小学科学地球的卫星——月球 课件.pptx VIP
- 1﹒1﹒3集合基本运算.ppt VIP
- AHRI Standard 210.240-2023 (2020)北美单元式空调能效认证.pdf VIP
- 考勤管理制度附请假调休公出等表格.doc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AnoldmantriedtomovethemountainsSectionA3a-3c.pptx VIP
- 热力管道支架托架图集05R417-1.pdf
- 脑血管病医院商业计划书案.pptx
- 新外研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总复习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