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监管与惯犯私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监管与惯犯私奔.doc

当监管与惯犯私奔 记得在2007年迷笛音乐节上,一幅“禁止戒烟 的标志张贴在海淀公园的每个角落,看上去,它就像 “禁止吸烟”标志的孪生兄弟,极具黑色幽默的讽刺 意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狂欢气氛下的集体诉讼。 这是个挑起现场气氛的不错设计,同时,它也引出一 个问题,政府控烟为何总成一纸空谈? 政令空谈造就人人空谈 政府禁烟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实际情况令人 堪忧。几十年前,百货商场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一边抽 烟,一边逛街的烟民。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情况在北 京确实不多见了,但事实是,烟民的数量在逐年上升, 吸烟和被吸烟所导致的病症在激增。近十年,公共场 所开始逐渐禁烟,这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直到2011 年5月1日,卫生部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 例实施细则》(简称“80号令”)正式实施,其中规定 饭店、候车室等公共场所不应再设“吸烟区”。然而由 于在这大名鼎鼎的“80号令”中,具体而明确的处罚 条款缺失,其严肃性已被舆论否定。 简单回顾政府禁烟历程发现,除了大街小巷越来 越多的禁烟标志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我相信不少专家学者,此时此刻正在思考这其中的缘 由,以及解决办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控烟道路 上,政府并不像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具有决心。 1991年的细则对违规者的罚款为20元至2万元, 而新版“80号令”将经营者违反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的 处罚额度提升至500元至3万元。罚款额度的增加下, 处罚对象从烟民(违规者)变成了经营者,这算不算 一种倒退? 笔者在东三环一个地标性写字楼工作,其中的情 况或许能将这种政令的变化,体现得更为具体。 像大多数商场、大厦一样,笔者所在写字楼的物 业从始至终标榜自己为无烟大厦,但实际情况是,电 梯等候区域的垃圾桶上,放置着灭烟的细沙;楼梯间 禁止吸烟标志下面,散落着各种品牌的烟蒂;地下停 车场弥漫着汽汕与呑烟的混合气味 为什么? 楼内的保洁人员道出了缘由。原来物业不会对吸 烟者进行处罚,即使找到现行,也只是口头警告,而 他们所谓“无烟大厦”的唯一支撑,便是每发现一个 烟头,便对负责此区域的保洁人员罚款10元。仅此而 已。相信这种政策在政府控烟的执行中屡见不鲜,其 中无奈便昭然若是! “谁不抽烟?”物业人员无奈地说。 “只要地上没烟头,管事的人闻到烟味儿,看见 烟飘也没事儿。”保洁人员无奈地说。 “客户压力、业务压力、贷款压力、家庭压力…… 昨晚上刚熬了夜,今天还得加班,不抽根烟,你顶得 住么? ”公司白领无奈地说。 “我们合法缴税、按时交租、不卖假烟,是正规 销售。”写字楼内的香烟专卖店员无奈地说。 “我讨厌烟味儿,但也犯不上为了这点事儿,跟 同事过不去。”二手烟民无奈地说。 听上去,每个人都有道理,然而在这种道德的外 衣下,掩盖的却是法律的缺席。政府控烟,如若没有 处罚,没有责任,那么效果从何谈起?像笔者所说的 写字楼,在北京比比皆是。但如若“吸烟者罚款200”, 虽能够管得住抽烟,但另一个问题出来了,“谁让你 罚? ”“你凭什么罚? ”一纸诉状下来,输官司赔钱的 一定是物业。但是物业又必须得管,所以最后就成了 这种局面。监管与惯犯默契配合:“如果没有领导,发 现一两个烟头也就算了,” “你可劲抽,到时候把烟头 扔垃圾箱里就成……” 套用一句广告语,“无处罚无治标”。莫须有的“经 营者之罪”,注定了没有人会丢掉手中的打火机。 无法斗量的尼古丁内需 任何成功的管理方法都有一个唯一目标 治本 而控烟的根本,不在烟民,而在生产。环顾世界各地 的控烟政令,除了用于“治标”的严苛处罚以外,还 有用于“治本”的合理制度。这个制度包括赋税、人 事、行政等等。其目的直指烟草行业! 在中国政府控烟的政令下,存在这样一个局面。 本应负责烟草行业监管工作的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属 拥有中国烟草总公司。后者是全球最大烟草生产国和 消费国的国有垄断企业,其烟草销售收入占到政府总 税收的7%左右。在世界第二经济体中,达到如此销售 业绩,当然让政府难以“忍痛割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3亿烟民。很惭愧地说, 笔者是其中一分子。在饱受关注的饭店禁烟历程中, 笔者见证了中国烟草的强大内需!而从中便可反映出, 这一内需一■旦消失,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 中国有句俗语,“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祌仙”,而 在饭桌上敬烟,早已经成为中国社交礼仪中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在包间中,肆意吸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似乎从没人在意过这本是“公共场合”。我们单单观察 饭店大厅,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公共场合。在这个场合 里,饭馆一般会采用三种控烟办法:一、全面禁烟; 二、划分吸烟区和无烟区;三、不管不顾。 如今,很多高档饭馆采用的是第一种办法。不提 供烟灰缸、不提供火柴、只要点烟就前来制止。湖广 会馆私房菜便是这种做法,起初服务员会直截了当地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