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发展心理学关理论张丽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讲发展心理学关理论张丽锦

§3. 学习观 行为主义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1849.9.26-1936.2.27) 增强行为反应频率 削弱行为反应频率 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如,奖励或表扬 无强化 如,忽视 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如,摆脱讨厌的任务或情境 取消性惩罚(punishment) 如,阻止接触喜欢的事或情境 呈现性惩罚 如,强迫接触不喜欢的事或情境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3. 学习观 社会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认知理论之父。 模仿学习 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 攻击性强的男孩的家庭原因: 家长的鼓励、容忍 父母的攻击性惩罚 良心发展不同:内疚和内部控制少 亲子关系:不亲密 意图解释不同:敌意解释多 * Albert Bandura,1925—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年龄 阶段 主要图式或表征经验的方法 主要发展 0~2岁 感知运动 婴儿运动感觉和动作探索来获取对环境的基本理解。出生时他们仅有对环境的先天条件反射;在本阶段末,他们有了复杂的感知动作协调能力。 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 2~7岁 前运算 儿童利用符号系统表征和理解环境信息,他们按照客体和事物外在的表现来反应。思维是自我中心的,认为别人理解事物的方式与自己是一样的。 儿童通过活动增强想象力,逐渐认识到别人对事物的反映不是总与自己相同的。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年龄 阶段 主要图式或表征经验的方法 主要发展 7~11岁 具体运算 儿童获得并运用认知运算 (这种心理活动是逻辑思维的成分) 婴儿获得对“自我”和“他人”的初步理解,建立了客体永存性,并开始把行为图式内化,生成意象和心理图式。 11岁以上 形式运算 通过对运算的操作 (对思维本身的思考),青少年的认知运算得到了重组,此时的思维是系统和抽象的。 逻辑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和可观察的事物。青少年喜欢做假想推断,因此变得相当理想主义。这种系统的,演绎的思维可以使他们考虑问题的各种解决方案并正确作答。 * 阶段论详解 阶段名称及年龄段 认知成就/局限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sensorimotor stage) 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 延迟模仿(18个月出现) 2. 前运算阶段(2-7岁) (preoperational stage) 假装游戏(pretend paly) 自我中心(egocentrism) 中心化(centralization):感知的局限性 不可逆运算(inability to reverse operation) 不能推断事实(inability to inferred reality ) 泛灵论(animism ) 转换推理(transductive reasoning):从特殊到特殊 符号功能亚阶段(2-4岁) (symbolic function substage) 直觉思维亚阶段(4-7岁) (intuitive thought substage) 3. 具体运算亚阶段(7-11岁)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 去中心化(decentering) 可逆性(reversibility) 守恒(conservation) 分类(classification):类包含 序列化(seriation):系列推理 ABC 4. 形式运算阶段(11岁) (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假设推理(hypothetical reasoning) 类比推理(analogical reasoning)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 反思能力(reflective abilities) 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水平滞差(horizontal decalage) 数量守恒 三山实验 第1个问题:“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第2个问题:“娃娃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 容积守恒 图2-4 守恒实验 客体永久性 图2-3 客体永久性实验 守恒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相当于前运算阶段):单维思维,不能形成守恒。 第二阶段(介于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反应不稳定。当事物某些直觉性特征不明显时,能达到守恒;但明显时,又会退回到非守恒状态。 第三阶段(相当于具体运算阶段):可以同时考虑不同维度,能进行互补性和可逆性的心理操作。 守恒发展的顺序 数量守恒:6~7岁 面积或容积守恒:7~8岁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