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岗位评价及分数志强确定1
PAGE
PAGE 23
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9714605 第一章 岗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PAGEREF _Toc259714605 \h 1
HYPERLINK \l _Toc259714606 第二章 岗位评价要素表及说明 PAGEREF _Toc259714606 \h 2
HYPERLINK \l _Toc259714607 一、岗位评价要素表 PAGEREF _Toc259714607 \h 2
HYPERLINK \l _Toc259714608 二、岗位评价要素表的说明 PAGEREF _Toc259714608 \h 10
HYPERLINK \l _Toc259714609 第三章 岗位评价分数 PAGEREF _Toc259714609 \h 12
HYPERLINK \l _Toc259714610 第四章 岗位评价打分及数据处理说明 PAGEREF _Toc259714610 \h 25
HYPERLINK \l _Toc259714611 一、佛慈岗位评价的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259714611 \h 25
HYPERLINK \l _Toc259714612 二、岗位评价打分说明 PAGEREF _Toc259714612 \h 25
HYPERLINK \l _Toc259714613 三、数据处理说明 PAGEREF _Toc259714613 \h 27
HYPERLINK \l _Toc259714614 四、公示时间等具体事项 PAGEREF _Toc259714614 \h 28
第一章 岗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岗位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的责任大小、职责范围、技能条件、工作强度、所需资格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岗位相对价值的过程。在工作内容方面,岗位评价是建立岗位等级的基础,是研究工作合理化的主要依据,是促使企业建立工作标准化的参照;在薪酬方面,岗位评价通过评估各岗位相对价值度,从而合理界定工资等级和工资关系,易于员工识别工作价值,鼓励员工上进。
第二章 岗位评价要素表及说明
一、岗位评价要素表
高层管理岗位评价要素表
要 素
权重
要素等级
分值
说 明
管理
责任
25
1
2
3
4
5
250
400
550
600
750
□ 具有计划、控制、检查工作的责任
□ 对业务及人员负有监管责任
□ 通过下属主管实施绩效管理
□ 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增强管理团队凝聚力
□ 负责整个管理团队的发展,对企业发展全面承担责任
决策
25
1
2
3
4
5
250
400
550
600
750
□ 所作决策对企业整体影响较小
□ 所作决策对个别部门产生一定影响
□ 所作决策对部分部门产生一定影响,间接影响企业效益
□ 所作决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 所作决策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知识
10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 对专业知识有较低要求,中专以上
□ 对专业知识要求程度一般,大专以上
□ 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本科以上
□ 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研究生以上
□ 对专业知识要求相当高,博士以上
技能
10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 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工作经历8年以上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
□ 对专业技能要求高,工作经验15年以上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 具备高度专业技能,有较丰富工作方法
□ 不仅有高度的专业技能,且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成功经验
□ 进行战略规划,促进企业发展
管理
跨度
10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 对不同工作职责的任职者进行全面管理
□ 对具有不同职能的部门进行管理
□ 对具有不同职能的部门和生产单位进行有效管理
□ 对大型的复杂的运营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
□ 具有集团公司(多公司)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方法
工作
复杂性
10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 问题情境有部分变化,需推理解决
□ 问题情境变化较大,需寻求大量信息经过研讨解决
□ 问题情境变化很大,具有挑战性,需有创意方可解决
□ 问题全新,没有先例,需开创性解决,能有效预见重大问题的出现
□ 能有效预见、成功预防重大问题的出现
沟通
协调
10
1
2
3
4
5
100
150
200
250
300
□ 只与内部同事进行接触、沟通
□ 经常与外部人员接触,目的是提供或获取信息
□ 经常从他人处寻求合作,需说服或影响他人
□ 需要具有熟练的人际交往技巧,能够激励、谈判、劝说他人
□ 人际交往技巧对于获得希望的结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