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液及点造血系统的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血液及点造血系统的药物

血液的功能 运输功能: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CO2 ,激素 缓冲pH 维持体温 生理性止血 机体防御 生理性止血 凝血过程 蛋白质有限水解 “瀑布”样的反应链 凝血过程 三条通路 内源性激活通路:完全靠血浆血浆内的凝血因子 外源性激活通路:损伤的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发动 共同通路:从激活的因子Ⅹ到纤维蛋白形成 三阶段 Χ Χa 凝血酶原Ⅱ 凝血酶Ⅱ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第一节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包括: 凝血酶间接抑制药 肝素(heparin) 、低分子量肝素(LMWH) 凝血酶直接抑制药 水蛭素(hirudin)、阿加曲班(argatroban) VitK拮抗药 香豆素类(coumarin) 肝素(heparin) 【化学结构与来源】 1916年由William Henry Howell的研究生McLean从肝脏中分离,Howell命名。 直链粘多糖硫酸酯; 大分子,分子量为5~30 kDa,平均12 kDa; 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 强酸性,带大量负电荷; 药用肝素由猪小肠粘膜和牛肺提取。 【体内过程】 口服不被吸收,常静脉给药;肌内注射易引起局部出血和刺激症状,禁用。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80%),分布容积小; 60%集中于血管内皮,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极少以原形从尿排出。 肝素抗凝活性t1/2与给药剂量有关。 静脉注射100,400,800U/kg,抗凝活性t1/2分别为1,2.5和5小时; 肺栓塞、肝硬化患者t1/2 延长。 【药理作用】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静脉给药,立即起效。使CT和APTT延长,对PT影响弱。 抗凝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 AT-Ⅲ是凝血酶(Ⅱa)及因子Ⅻa、Ⅺa、Ⅸa、Ⅹa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对外源性通路的因子Ⅶ无抑制作用; AT-Ⅲ与Ⅱa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Ⅱa复合物而使酶灭活; 肝素与AT-Ⅲ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Ⅲ构象改变,使AT-Ⅲ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 一旦肝素AT-Ⅲ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Ⅲ结合而被反复利用; AT-Ⅲ凝血酶复合物则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所消除。 肝素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使 肝素对凝血酶的灭活作用 上图:没有肝素时,AT-III 是一个慢性抑制剂。 中图:肝素通过一高亲和力的戊糖与AT-III结合,引起AT-III构象改变,由一慢性抑制剂转化为快速抑制剂。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 下图:AT-III与凝血酶共价结合,肝素从复合体中解离下来参与再利用。 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查 出血时间 (bleeding time,BT) 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为刺破皮肤后,血液从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这是反映毛细血管壁和血小板止血功能的常用筛选试验。 参考值 Duke法:1~3 min(即针刺耳垂或手指,此法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差,应逐步被淘汰) IVY法:2~7 min(较Duke法敏感,但试验条件未能标准化,重复性不好) TBT法:2.3~9.5 min(改良IVY法,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临床意义 BT延长:    血小板数量异常影响正常的止血过程,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血小板功能缺陷不能发挥正常止血作用,如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缺乏,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如血管性假血友病(vWD)。    毛细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不能发挥正常止血作用,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显著的凝血因子缺乏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晚期,凝血严重不足,生理性血栓形成障碍,使止血作用减弱。    BT缩短:主要见于较严重的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止血作用增强,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及DIC高凝期等。    要求:由于阿司匹林、口服抗凝剂、抗炎药等可引起BT延长,故试验前应遵医嘱。 凝血功能异常的检查 凝血时间(clotting time,CT) 血液离开血管,在体外发生凝固的时间。它与出血时间不同,主要是测定内源性凝血途径中各种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或者是否有抗凝物质增多。根据标本来源,凝血时间测定有: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血液离体后至完全凝固所需的时间。测定应采用试管法。 正常值:4~12min。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