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节 自然美.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节 自然美

第六章 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发现 二、自然美的意蕴 三、生态美学和中国美学中的生态意识 一、自然美的发现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美的发现有一个过程。 (一)西方 雅各布·布克哈特(1818~1897年)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被誉为是自伏尔泰以来、欧洲学术界第一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综合研究的专著)一书中探讨了这问题。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三国时魏末全能艺术家,思想家,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著名美男子, 《世说新语·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右图: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 画像砖,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 二、自然美的意蕴 自然美是人与自然物沟通、契合的产物,受审美主体的影响,也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环境意蕴不同。 清朝张潮《幽梦影》:“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秋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说明:不同的自然景物(梅、兰等)对同一人有不同的意蕴。但因为文化的不同(时代、环境等),不同的人对同一自然景物有不同意蕴,如西方人也欣赏花木,但往往没有这样的情韵。如中国人对石头的美感,蕴含着丰富、微妙的中国文化的意味。 三、生态伦理学和中国美学中的生态意识 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她被誉为“揭开生态学序幕”的《寂静的春天》的卷首,引用了等几个名家的话,其一济慈:“枯萎了湖上的蒲草,销匿了鸟儿的歌声。” 生态伦理学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类将其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非人的自然存在物或自然环境,呼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人类应放弃算计、盘剥和掠夺自然的传统价值观,转而追求与自然同生共荣、协同进步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张载(1020-1078) 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2006年总理温家宝在出访欧洲前夕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曾引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迹。 * “这种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通常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现的结果” “准确无误地证明自然对于人类精神有深刻影响的还是开始于但丁。他不仅用一些有力的诗句唤醒我们对于清晨的新鲜空气和远洋上颤动着的光辉,或者暴风雨袭击下的森林的壮观有所感受,而且他可能只是为了远眺景色而攀登高峰——自古以来,他或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但丁与贝特 丽丝邂逅》 但是,“充分而明确地表明自然对于一个能感受的人的重要意义的是佩脱拉克——一个最早的真正的现代人”。他不仅能欣赏自然美,“而且完全能够把画境和大自然的实用价值区别开来”。 彼特拉克:文艺复兴时代的第一位“桂冠诗人”,人文主义之父。1336年4月26日,攀登了文图克斯山的顶峰,为乐趣而爬山,在中世纪是划时代的,它重新肯定大自然的地位。文艺复兴期间,绘画的内容也开始从圣经故事扩大,自然界开始成为绘画的对象。 文艺复兴对自然美的发现是与对人的发现紧密联系的。 (二)中国 一般认为,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魏晋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情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 魏晋六朝是中国美学正式建立期。这时期的美学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书、画、山水、庭院……而且人们对这些美和艺术重的又是个人的情趣,而非教化功能。品人讲风度气韵,绘画要传出神韵,论诗讲究滋味……艺术和审美的特质从这时起真正受到重视。曹丕要“诗赋欲丽”,嵇康主“声无哀乐”……标志着中国文化真正放射出了美学之光。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王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