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天线技术与联合监测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
第2代数字蜂窝系统已经成熟,在多址方式上主要采用TDMA和CDMA。但是第2代系统采用的窄带CDMA由于受到传输频带窄的限制,未能真正发挥CDMA的特性。因而移动通信系统在经历了第1代模拟系统和第2代(2G)数字系统之后,正向以宽带CDMA技术为核心的第3代(3G)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CDMA技术本身为顺利引进包括智能天线在内的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创造了条件。可以说,智能天线是3G区别于2G系统的关键标志之一。现在,智能天线已成为国内争取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热点领域。
一、智能天线的基本概念
人们研究智能天线的最初动机是,在频谱资源日益拥挤的情况下考虑如何将自适应波束形成应用于蜂窝小区的基站(BS),以便能更有效地增加系统容量和提高频谱利用率。智能天线的基本思想是:天线以多个高增益窄波束动态地跟踪多个期望用户,接收模式下,来自窄波来之外的信号被抑制,发射模式下,能使期望用户接收的信号功率最大,同时使窄波束照射范围以外的非期望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小。智能天线是利用用户空间位置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用户。不同于传统的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或码分多址(CDMA),智能天线引入第4种多址方式:空分多址(SDMA)。即在相同时隙、相同频率或相同地址码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根据信号不同的中间传播路径而区分。SDMA是一种信道增容方式,与其他多址方式完全兼容,从而可实现组合的多址方式,例如空分一码分多址(SD-CDMA)。
智能天线与传统天线概念有本质的区别,其理论支撑是信号统计检测与估计理论、信号处理及最优控制理论,其技术基础是自适应天线和高分辨陈列信号处理。
二、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方案
未来移动智能天线均采用数字方法实现波束形成,即数字波束形成(DBF)天线,从而可以使用软件设计完成自适应算法更新,在不改变系统硬件配置的前提下增加系统的灵活性。DBF对阵元接收信号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形成天线波束,主波束对准期望用户反向,而将波束零点对准干扰方向。根据波束形成的不同过程,实现智能天线的方式又分为两种:阵元空间处理方式和波束空间处理方式,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阵元空间处理方式
阵元空间处理方式直接对各阵元按收信号采样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后,形成阵列输出,使阵列方向图主瓣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由于各样阵元均参与自适应加权调整,这种方式属于全自适应阵列处理。
2、波束空间处理方式
这是当前自适应阵列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实际上是两级处理过程,第1级对各阵元信号进行固定加权求和,形成多个指向不同方向的波速率;第2级对第1级的波束输出进行自适应加权调整后合成得到阵列输出,此方案不是对全部阵元都从整体最优计算加权系数作自适应处理,而是仅对其中的部分阵元作自适应处理,因此,属于部分自适应阵列处理。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计算量小,收敛快,并且具有良好的波束保形性能。
三、智能天线在3G系统基站中的应用
作为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的重要手段,智能天线主要在基站使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更高,在半波长阵元间隔的条件下,天线尺寸可做得很小,使得移动用户端有可能也采用智能天线,下面重点介绍在基站应用智能天线所带来的好处。
1、形成多个波束
最简单的情况是基站的智能天线形成多个波束覆盖整个小区。例如,一个小区可由3个宽度为120°的波束覆盖,或由6个宽度为 60°的波束覆盖。每个波束可当作一个独立的小区对待,当移动台(MS)离开一个波束覆盖区到另一个波束覆盖区时,也要进行切换。
2、形成自适应波束
智能天线可用于定位每个MS,并形成覆盖MS或MS群的波束,这样每个波束都可以看成一个同频小区。不断改变波束形状以便覆盖动态变化的业务量。当MS移动时,选用不同的波束覆盖不同的MS群,这对于控制BS发射功率有利。这个办法在MS结队移动或沿限定路线(如在高速公路上)移动时尤其有效。
3、形成波束零点
智能天线在其阵列方向图上形成对准同频MS的波束零点有助于减小收发两个方向上的同频干扰。
4、构造动态小区
波束自适应形成的概念可推广至小区形状的动态改变,即小区形状不再固定,利用智能天线构造基于业务需求的动态小区,这要求智能天线具备定位和跟踪MS的能力,从而自适应地调整系统参数以满足业务要求,这表明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改变小区边界,从而能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为每个小区分配一定数量的信道,即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
四、智能天线实现的实际考虑
智能天线为了实现其改善系统性能的目标,必须在动态环境下对许多时变参数进行估计和最优化。
诸如动态切换、动态信道分配、覆盖一族MS的波束动态成形。同道干扰动态零陷,以及为形成波束而获取期望MS的先验知识都需要复杂的控制结构。并且这些系统参数的更新耗费的时间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系统要求实时更新处于快速移动中的MS的位置信息,而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联合建厂协议合同.docx VIP
- Unit 4 School Life 第1~2课时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案 中职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 .pdf VIP
- 童年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偏好及脑结构基础.pptx VIP
- 医疗废物和污水管理领导小组及岗位职责.docx VIP
- GJB 548C-2021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docx VIP
- 46 黎曼几何初步 [伍鸿熙,沈纯理,虞言林 著] 2014年版.pdf VIP
- 铁路路基题库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职业病诊断医师考试(职业性尘肺病)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第11课《对人有礼貌》第1课时礼貌暖人心核心素养教案 2025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docx
-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