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涝灾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洪涝灾害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洪水来临前   (一)我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应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释义: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夏秋季降雨集中,洪涝灾害多发,受灾范围广,突发性强,不仅会直接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易引发霍乱、甲肝等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夏秋季节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洪涝灾害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做好防灾准备,提前熟悉最佳撤离路线。   (二)根据当地政府防汛预案,做好应对洪涝灾害准备。   释义:为了应对洪涝灾害,各地政府都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个人应通过政府网站或大众传播媒介提前熟悉本地区防汛方案和措施,包括隐患灾害点、紧急转移路线图、抗洪救灾机构联络方式等。   (三)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家庭应自备简易救生器材,以备洪水来临来不及撤离时自救和互救使用。   释义:为了在发生洪涝灾害来不及撤离时自救互救使用,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应提前储备家用洪涝救生器材,如木盆、木材、大块泡沫塑料等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品,必要时应提前购置救生衣、应急手电、帐篷等,以便在被困时自救或互救使用。   (四)应防备滑坡、泥石流、房屋垮塌等次生灾害。   释义:除了洪水,在多雨季节,山区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房屋垮塌等次生灾害,山区居民建房应尽量远离山坡和河道,连续降雨时,如发现山体土壤松动、房屋裂痕、河水突然断流或加大等迹象时,应及时撤到安全区域。   (五)保持通讯畅通,方便撤离、呼救使用。   释义:洪涝灾害中,如被洪水围困,应随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与救援人员进行联系,最大程度保证获救。为了避免手机进水损坏,可在撤离时可将手机装入防水塑料袋中。   (六)洪涝灾害撤离时应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等。   释义:家庭煤气阀、电源开关等在洪涝灾害中易受外力影响,发生泄漏,易引起煤气爆炸、漏电等事故,应在撤离时及时关闭。   (七)撤离时要听从指挥,险情未解除,不要擅自返回。   释义:我国各级政府和防汛机构大多都有完善的应急撤离预案,应按照防汛部门的要求撤离,在撤离过程中一切行动听指挥,做到沉着冷静、迅速有序、互帮互助、稳妥安全。切忌中途返回、更改路线、惊恐忙乱。撤离后,在没有接到防汛部门指示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返回。?   二、洪水来到时   (一)洪水来到时,要迅速向高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尽快就近抓住固定物或漂浮物。   释义:洪水到来时,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向屋顶、山坡和大树等高处转移,转移过程中应沉着冷静,切忌惊慌失措;如果突遇洪水来不及转移,应按照快速、就近的原则,及时抓住木头、木板等漂浮物,或尽快把身体固定在树木等上,以免被洪水冲走。   (二)如果被洪水包围,应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及时寻求救援。   释义:如果被洪水包围无法脱身,应尽快拨打当地防汛部门电话、119、110或与亲朋好友联系求救,夜间用手电或大声呼喊求救,也会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在求援时,应尽量准确报告被困人员情况、方位和险情。   (三)在撤离时应避开高压电线。   释义:发生洪水时,接近高压电线、电线杆等十分危险,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四)安全转移要本着“就近、就高、迅速、有序、安全、先人后物”的原则进行。   释义:遇洪水威胁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生命财产安全,应迅速就近向高处转移,尽量减少转移时间。在转移过程中,应保持先后顺序和良好秩序,并确保安全。生命是人世间最可宝贵的,切记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再设法抢救财物。   (五)当发现有人溺水或被洪水围困时,应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设法营救。   释义:发现有人溺水或被洪水围困时,应给予帮助,设法营救。施救前应沉着冷静,全面评估自身能力和水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施救,切忌盲目下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抛掷救生圈、绳索、长杆、木板、塑料泡沫或轮胎等给溺水者,帮助溺水者攀扶上岸。入水施救时,需注意,溺水者情急之下会拼命抓紧或抱紧施救者,影响营救动作,甚至会造成双双殒命的严重后果。一般来说,结伴施救会增加安全性和成功率。   (六)洪涝灾害期间需谨慎驾车,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可在湿滑山路、积水路段、桥下涵洞等处行驶。   释义:大雨天气建议不要开车上路。在驾驶过程中如遇大雨,应及时把车就近停靠在安全地带,等雨量减小后再上路。在道路湿滑、泥泞的山路上或湍急的河道上行驶,极易引起车辆侧翻或倾覆。积水路段可能存在路面井盖移位等问题,涉水行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多雨季节,桥下涵洞容易积水,最好绕路行驶,不可强行通过。如果车辆在积水路段或地势低洼处熄火抛锚,应尽快离车,寻求救援。   三、灾后防病   (一)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