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纪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纪要 一、会议概况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于2003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古城西安止园饭店召开。在陕西省科协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次年会实际与会人员556人。大会收到论文534篇,其中523篇在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04”上发表。253人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10月16日召开了年会预备会议。学术委员会汇报了第20届年会的准备情况,确定了优秀学生论文奖的条件。 10月17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平同志主持。参与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祝作利,省科协党组书记牟怀岐,省科协副主席刘亚光以及长安大学、煤炭科学院西安分院、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勘探仪器总厂、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地矿研究所、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西安科技大学的领导。理事长王水致开幕词,有关领导发表了讲话预祝大会的成功。正在江西视察工作的本次大会地方组织委员会名誉主席、原陕西省省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启元同志给大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出席大会的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1人。 开幕式后进行了大会报告,报告内容有欧阳自远院士的“中国登月计划”、刘光鼎院士的“地球物理在国防和国家安全中的应用”、石耀霖院士的“地球动力学有关问题”、王克林教授的“汇聚型板块边界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等。 下午,李佩成院士、魏子卿院士、张先康研究员、吴京生教授、陈永顺教授、钟世航教授等应邀在大专题会上做了报告,同时2004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高原、李培明、丘学林、刘传虎也作了报告。 晚上召开了第七届第二次年会理事扩大会议,听取学会秘书处汇报1-9月份学会工作情况。 10月18日晚《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应用地球物理》三个编辑部分别由主编主持召开了编委会会议。在《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上,常务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刘少华汇报了《学报》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近年来《学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被SCI等15个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2003年影响因子在国内增大到1.974。编委们对《学报》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议。会议对编委会进行了改组,增选了王水,朱日祥,刘少华(专职)为副主编;邓晓华,高静怀,郝天珧,黄金水,黄宝春,吕达仁,刘代志,毛节泰,孙建国,沈正康,王家林,魏文博,吴忠良,杨宝俊,张中杰,张剑锋16位同志为新编委;老编委中11人因为年龄偏大或身体欠佳退出编委会。 大会期间,在9个会场进行了23个专题的学术交流和1个跨学科讨论会。此外还举行了西部大开发中的地球物理战略问题论坛和地球科学教育论坛。 通过各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推荐出优秀学生论文候选人,经学术委员会评定,有28位同志获第20届年会的“学生优秀论文奖”。 年会期间,有13个单位参与了成果和新产品展览,参展单位包括地质仪器制造业、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部门、地学信息处理软件设计以及大专院校,涉及地矿、煤炭、石油、水资源与环境等行业,与会代表对参展产品有浓厚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经过四天紧张活泼的学术讨论,第20年会于10月20日闭幕。 闭幕式上向4位“2004年度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高原、李培明、刘传虎、丘学林颁发了奖金和证书,向28位“第20届年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颁发了证书。 二、学术年会报告会情况 (一)第20届年会设专题讨论会,跨学科讨论会和论坛三种形式。 专题讨论会共23个 1.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远景及研究前沿;2.油气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3.储层描述与开发地球物理;4.基础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球物理技术和方法;5.水资源、环境、工程勘察及工程质量监测中的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6.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7.地磁与高空物理;8.地震预测与地震学研究;9.海洋地球物理;10.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与环境变异;11.岩石圈结构与大陆动力学;1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13.流体地球科学;14.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15.空间大地测量与天文地球动力学;16.计算地球物理;17.地球介质各向异性;18.中国大陆块体结构及运动变形;19.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20.地球电磁法及其在深部结构、资源、工程勘探和减灾方面的应用;21.城市地球物理;22.岩石物理学;23.重力与地球动力学。 跨学科讨论会为大陆动力学委员会和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举行的“固体地球物理及大陆动力学讨论会”。 专题论坛为:“西部大开发中的地球物理战略问题论坛”和“地球科学教育论坛”。 (二)学术成果 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05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在本届年会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中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