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临床使用版).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划线 实施线 导尿管伴随性菌尿发生的途径 ?腔外途径感染 –66%引起CAUTI的发生来自于腔外途径 –主要环节是细菌在尿道口的污染和定植 –只要导管存在,细菌很难排除 ?腔内途径感染 –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处细菌上行进入膀胱 –集尿袋放尿口污染 – 膀胱冲洗引起外源性感染,促进耐药菌群的生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CAUTI常见病原菌 ? 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菌) ? 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 ? Proteus spp.(变形杆菌) ? Enterococcus spp.(肠球菌) ? Pseudomonas spp.(铜绿假单胞菌) ? Enterobacter spp.(肠杆菌) ? Serratia spp.(粘质沙雷菌) ? Candida spp.(念珠菌)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监测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 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 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 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 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定义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 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臵导尿)培养G+球 菌≥104cfu/ml,G-杆菌≥105cfu/ml。 ? 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 ≥103cfu/ml。 ? 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 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 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 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 尿液培养G+球菌≥104cfu/ml, G-杆菌≥105cfu/ml,应当诊断 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无症状性菌尿症 避免抗菌药物不恰当用于导尿患者的最佳方式是“除非有尿路感染体征和症状表明有需要,否则不得进行尿液培养” 强烈反对将抗菌药物用于无症状性菌尿症,除非患者正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或处于妊娠期。 短期插管:无菌技术通过导管孔收集,无孔的可 用注射器穿刺导管; 长期插管:应从导管新的位置收集标本 有症状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尿培养:不能从引流袋中获取标本 尿标本的采集 尿标本留取的流程 1.用于病原学检查:采集前先夹闭尿管,手卫生后,松管弃其前段尿液,消毒导尿管的采取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斜刺入导尿管(从采样口或靠近尿道的导尿管管壁)抽取10-20ml尿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2.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并接种,室温下保存不超过2小时。 3.不用于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从集尿袋中采集新鲜的尿液,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策略 预防策略 核心策略 高水平的循证 已证明具有可行性 补充策略 具有一定的科学论据 可行性具一定的灵活性 预防策略至少包括核心预防措施。补充策略也应该使用。大部分核心和补充策略均来源于HICPAC(医疗感染控制实践咨询委员会)指南。 核心策略1 ? 具备置入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置入尿管的适应佂说明 – 尽可能减少病人置入尿管,尤其是具有高风险的患者 (女性、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患者) – 避免尿失禁患者置入尿管 –仅在需要时方对手术患者置入尿管 可考虑其他替代方法: 尿失禁患者可采用外收集装置,如尿套、尿垫 脊髓损伤患者可采用间歇性导尿 核心策略2 只要允许,应尽早拔出尿管 –术后24小时内拔出尿管,如有其他指征方可继续留置尿管 核心策略3 ? 使用无菌技术和无菌设备进行插管操作 插管前后手卫生 使用无菌手套,无菌布、 无菌棉球、使用抗菌剂或 灭菌溶液擦拭尿道周围, 专人专用润滑剂 选择恰当的密闭式导管 1.置管前 :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