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记忆王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越时空的记忆王庆

跨越时空的记忆 王庆 太湖从哪里来?吴江从哪里来?有人说,是盘古开天辟地造出来的,有人说是长江南移在地势较低的冲积黄土平原上淤出来的,有人说是地壳深部岩浆上涌地面沉降而形成的,还有人说是最后一次海退以后自然形成的……林林总总,都有相似之处,都是地壳运动、地质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鱼米之乡、吴越之地、太湖之滨的吴江。 历史有时往往那么的巧合,公元前3000多年,文明之光在地球上迅速蔓延、流传,在中国、埃及、古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都形成了繁荣的农业社会,它们孕育出来的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和扩张力度。但历史又经常会跟我们开玩笑,曾经创造了几乎难以想象的,刻有神秘的神人兽面纹的玉琮、玉壁、玉璜、玉冠饰的良渚文化好像于公元前2000年突然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了、蒸发了,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就像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尽管在5000多年前,已经建有城池、下水道、洗浴房等,但直到19世纪中期,通过考古挖掘才被世人所发现。 新石器时代的历史遗存 非常幸运的是,吴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完整地记录下了这段谜一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感谢20世纪80年代的那次文物普查,让我们知道了距今6000多年前,在桃源的广福,吴江的先人已经在此居住生活。据考古专家的认定,这是一处典型的马家浜文化晚期的遗址,距今大约6000多年,在已发掘的160平方米面积中,发现墓葬20座,房址1座。遗址中的18座墓葬,排列密集有序,并出土了鼎、豆、钵、杯等陶器,还有斧、锛、刀、纺轮等石器,以及玉玦等玉器。另外,在平望梅堰社区的袁家埭遗址、龙南遗址,以及同里遗址等一次又一次的考古发现都证明了,从公元前4000多年马家浜文化,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崧泽文化,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吴江都有历史遗存。特别到了良渚时期,吴江地区迎来原始文明社会的一个大发展。不但已形成了村落,并建有载桩加梁铺板的干栏式建筑、储废排污设施、防止河水泛滥的护房堤坝,以及不少竹、草编织物和丝、麻织品,尤其是碳化稻谷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吴江在4000多年前,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依水而居、男耕女织的原始文明生活,“江南水乡” 但历史记录到这里,好象突然断掉了,一下子跳到距今大约3000年左右的商晚期。人们一直搞不清如此发达的良渚文明,怎么说没有就没有了,良渚人突然之间在地球上消失了。有人说是海侵摧毁了良渚社会,由于全球性气候变迁,良渚文化晚期,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这次海侵对于良渚文化来说是毁灭性的。有人说是洪涝灾害击败了良渚人,因为良渚晚期,太湖地区气候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年降水量明显增多,加上当时海平面上升,造成内陆的水宣泄不畅,造成很大的水患,山洪暴发、江河水涨,长三角地区一片汪洋,若干年后,良渚人已无法生存,只有少数人躲上了山或逃奔到了外地,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只能勉强维持生存;还有一种说法是战争,是部落之间的争战,把良渚人打败了,赶出了家园。但从苏州草鞋山和张陵山遗址的考古中发现,在良渚文化层和春秋战国文化层之间,有一层1到1.5米 吴越春秋铸就的辉煌 时光跨入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未周初。据《吴越春秋》记载,周部族首领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之子姬昌自小聪明伶俐、深受古公喜爱。古公欲传位于季历,以至于姬昌。太伯、仲雍领会到这个意图后,为了不让自己的父亲为难,便自动让贤,相继出奔,来到了俗称“荆蛮”的江南。随后断发文身,迅速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给江南的土著居民,还建立了吴国。 太伯奔吴,对于促进江南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引进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据《吴越春秋全诠》记载,古公死了,太伯、仲雍才回家奔丧,完了以后又回到无锡梅里。可见两地之间的交往已十分频繁。正是由于太伯奔吴,才引出了500年后一段荡气回肠、令后人感慨万千的吴越争霸。从此历史变得更为精彩、更为丰富。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至今还留存在后人的脑海里、血液中。寿梦、阖闾、夫差、勾践、伍子胥、范蠡、孙武等英雄人物的名子,几乎家喻户晓。改革开放的今天,每当世人在总结长三角地区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时,总要把两千多年前吴越两地先人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抬出来作为标杆和取向,把他们的思想、行为、性格,作为今人的思想、行为、性格,并以此为荣。 吴江、松陵作为吴越两国当年的交战之地,被记录进了历史。《吴越春秋》中有这么一段话“越王追奔,攻吴兵,入于江阳松陵”。想当年,越王勾践率领的大军与吴王夫差率领的大军,就在我们的吴淞江边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一连三战吴师大败于没地(今吴江),最后吴王夫差只能退守姑苏城,五年之后自刎而亡。相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