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疟疾根除成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确保疟疾根除成效

確保瘧疾根除成效-疾管局今年首例瘧疾境外移入病例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於今(2008)年1月13日檢出今年首例瘧疾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55歲男性,於去(2007)年9月1日至12月29日至非洲馬拉威工作,1月9日出現肌肉酸痛、高燒、惡寒、水樣便等症狀,於1月11日住院,並於當日通報瘧疾,1月13日檢驗確認為熱帶瘧陽性個案。 疾管局表示,過去台灣地區瘧疾傳染係因民眾遭具傳染能力之矮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叮咬,但自撲瘧進入保全期後,病例以境外移入為主,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及大洲洋,以間日瘧最多,次為熱帶瘧,三日瘧及卵形瘧則罕見。 2003年至2007年,台灣地區有117例瘧疾確定病例,除2003年2例介入感染確定病例外,其餘115例皆為境外移入個案(2003年34例、2004年18例、2005年26例、2006年26例、2007年13例),境外移入主要國家依序為印尼(19例);索羅門群島及布吉納法索(各9例);緬甸、馬拉威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各8例)。 該局說明台灣地區自1965年經WHO頒發「瘧疾根除登錄證書」後,始終保持良好的防治成效,惟國人出國經商與旅遊頻仍,因此特別呼籲國人出國旅遊前,可先向該局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1922,詢問瘧疾感染危險地區之相關資訊。如欲至瘧疾發生地區旅遊,請儘量於出國前1個月,先向醫師諮詢,評估感染之風險、預防性投藥之需求;如預計出國行程超過3個月,應確實暸解瘧疾症狀,並蒐集感染後在當地可以得到醫療幫助的管道。自瘧疾發生地區返國後,若發現有連續性或間歇性發燒、畏寒或伴隨有腹瀉、呼吸道感染等現象時,應立即就醫,並提供旅遊史供醫師診治參考。 (瘧疾 ㄧ、認識疾病 (一)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血液檢查顯示瘧原蟲寄生,經疾病管制局確認,即為確定病例。同一病患,1年內再感染不同種瘧原蟲時,視為一新病例,如復發(relapse)或再發作(recrudescence),則不算一新增病例。 依感染方式可將病例分為: (1)本土感染(autochthonous infection),本土感染又可分為當地新染(indigenous infection)及介入感染(introduced infection)。 (2)舊病復發(relapse)。 (3)境外移入(imported)。 (4)誘導感染(induced infection)。 (5)隱密感染(cryptic infection)。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瘧原蟲,可分為: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三日瘧原蟲(P. malariae)、熱帶瘧原蟲(P. falciparum)、卵形瘧原蟲(P. ovale),混合感染亦常見。 (三)發生情形(occurrence) 臺灣在光復初期,瘧疾患者有120萬,撲瘧計畫實施後日漸減少,並於1965年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頒發瘧疾根除證書。自撲瘧進入保全期以來,每年境外移入病例平均約30例,病例以境外移入為主,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及大洲洋,而以間日瘧為最多,次為熱帶瘧,三日瘧及卵形瘧則罕見。 (四)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臺灣地區主要病媒蚊是矮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其分佈如 臺灣矮小瘧蚊分佈表 及 臺灣矮小瘧蚊分佈圖。當被感染且具傳染能力的瘧蚊叮咬人時,將唾液中之芽孢或稱孢子(sporozoite)進入人體之血液內,約經30分鐘後芽孢從循環系統之血液中消失,而出現於肝臟實質細胞(parenchymal liver cell)內發育成組織分裂體(tissue schizont),組織分裂體破裂放出數百個分裂小體(merozoite),這個時期的瘧原蟲繁殖是無性的,不在紅血球內進行,此一時期之繁殖稱為第一期紅血球前期繁殖(pre-erythrocytic schizogony),或稱紅血球外繁殖(exo-erythrocytic schizogony),由此過程產生的分裂小體進入末梢血液紅血球。熱帶瘧及三日瘧原蟲感染者不再有紅血球外繁殖的原蟲,但間日瘧及卵型瘧原蟲感染者尚有少數原蟲可在肝臟停留一段時間(數月至數年),稱為隱伏體(hyptozoite),伺機發育為組織分裂體(tissue schizont),釋入血液內而引起病症的復發(relapse)。進入紅血球內的分裂小體發育為幼稚活動體(young trophozoite),最初形態成小環,又稱為指環體(ring form),指環體繼續發育,蟲體逐漸長大為成熟活動體(growth trophozoite),其核染質(chromatin)與細胞質(cytoplasm)開始分裂為分裂體(schiz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