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禁忌500例.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料 机械设计禁忌500例 机械人必看,机械设计禁忌500例,大牛吐血整理,收藏好了哦~ 第一章: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避免受力点与支持点距离太远 2、避免悬臂结构或减小悬臂长度 3、勿忽略工作载荷可以产生的有利作用 4、受振动载荷的零件避免用摩擦传力 5、避免机构中的不平衡力 6、避免只考虑单一的传力途径 7、不应忽略在工作时零件变形对于受力分布的影响 8、避免铸铁件受大的拉伸应力 9、避免细杆受弯曲应力 10、受冲击载荷零件避免刚度过大 11、受变应力零件避免表面过于粗糙或有划痕 12、受变应力零件表面应避免有残余拉应力 13、受变载荷零件应避免或减小应力集中 14、避免影响强度的局部结构相距太近 15、避免预变形与工作负载产生的变形方向相同 16、钢丝绳的滑轮与卷筒直径不能太小 17、避免钢丝绳弯曲次数太多,特别注意避免反复弯曲 18、起重时钢丝绳与卷筒联接处要留有余量 19、可以不传力的中间零件应尽量避免受力 20、尽量避免安装时轴线不对中产生的附加力 21、尽量减小作用在地基上的力 第二章: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1、避免相同材料配成滑动摩擦副 2、避免白合金耐磨层厚度太大 3、避免为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能而提高对整个零件的要求 4、避免大零件局部磨损而导致整个零件报废 5、用白合金作轴承衬时,应注意轴瓦材料的选择和轴瓦结构设计 6、润滑剂供应充分,布满工作面 7、润滑油箱不能太小 8、勿使过滤器滤掉润滑剂中的添加 9、滑动轴承的油沟尺寸、位置、形状应合理 10、滚动轴承中加入润滑脂量不宜过多 11、对于零件的易磨损表面增加一定的磨损裕量 12、注意零件磨损后的调整 13、同一接触面上各点之间的速度、压力差应该小 14、采用防尘装置防止磨粒磨损 15、避免形成阶梯磨损 16、滑动轴承不能用接触式油封 17、对易磨损部分应予以保护 18、对易磨损件可以采用自动补偿磨损的结构 第三章:提高精度的结构设计 1、尽量不采用不符合阿贝原则的结构方案 2、避免磨损量产生误差的互相叠加 3、避免加工误差与磨损量互相叠加 4、导轨的驱动力作用点,应作用在两导轨摩擦力的压力中心上,使两条导轨摩擦力产生的力矩互相平衡 5、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导轨,不宜用少量滚珠支持 6、要求运动精度的减速传动链中,最后一级传动比应该取最大值 7、测量用螺旋的螺母扣数不宜太少 8、必须严格限制螺旋轴承的轴向窜动 9、避免轴承精度的不合理搭配 10、避免轴承径向振摆的不合理配置 11、避免紧定螺钉影响滚动导轨的精度 12、当杆与导路之间间隙太大时,宜采用正弦机构,不宜采用正切机构 13、正弦机构精度比正切机构高 第四章:考虑人机学的结构设计问题 1、合理选定操作姿势 2、设备的工作台高度与人体尺寸比例应采用合理数值 3、合理安置调整环节以加强设备的适用性 4、机械的操纵、控制与显示装置应安排在操作者面前最合理的位置 5、显示装置采用合理的形式” 6、仪表盘上的刻字应清楚易读 7、旋钮大小、形状要合理 8、按键应便于操作 9、操作手柄所需的力和手的活动范围不宜过大 10、手柄形状便于操作与发力 11、合理设计坐椅的尺寸和形状 12、合理设计坐椅的材料和弹性 13、不得在工作环境有过大的噪声 14、操作场地光照度不得太低 第五章:考虑发热、腐蚀、噪声等问题的结构设计 1、避免采用低效率的机械结构 2、润滑油箱尺寸应足够大 3、分流系统的返回流体要经过冷却 4、避免高压容器、管道等在烈日下曝晒 5、零件暴露在高温下的部分忌用橡胶,聚乙烯塑料等制造 6、精密机械的箱体零件内部不宜安排油箱,以免产生热变形 7、对较长的机械零部件,要考虑因温度变化产生尺寸变化时,能自由变形 8、淬硬材料工作温度不能过高 9、避免高压阀放气导致的湿气凝结 10、热膨胀大的箱体可以在中心支持 11、用螺栓联接的凸缘作为管道的联接,当一面受日光照射时由于两面温度及伸长不同,产生弯曲 12、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结构应避免有狭缝 13、容器内的液体应能排除干净 14、注意避免轴与轮毂的接触面产生机械化学磨损(微动磨损) 15、避免易腐蚀的螺钉结构 16、钢管与铜管联接时,易产生电化学腐蚀,可安排一段管定期更换 17、避免采用易被腐蚀的结构 18、注意避免热交换器管道的冲击微动磨损 19、减少或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以减小噪声 20、高速转子必须进行平衡 21、受冲击零件质量不应太小 22、为吸收振动,零件应该有较强的阻尼性 第六章:铸造结构设计 1、分型面力求简单 2、铸件表面避免内凹 3、表面凸台尽量集中 4、大型铸件外表面不应有小的凸出部分 5、改进妨碍起模的结构 6、避免较大又较薄的水平面 7、避免采用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形状 8、防止合型偏差对外观造成不利影响 9、采用易于脱芯的结构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