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以第K行为例说明之。其它各行方法类同。 设:U为降雨量图中第K行的栅格数据; V为土层厚度图中第K行的栅格数据; Ai, Aj分别表示降雨量图及土层厚度图的游程属性; Pi, Pj分别表示降雨量图及土层厚度图的游程的最右列号; m, n分别表示降雨图及土层厚度图中的游程数, i=1,2.....m, j=1,2.....n。 则:U=(Ai, Pi) i=1,2,...m V=(Aj, Pj) j=1,2,....n。 第K行游程编码数据分别如表5-3(a) (b) 所示。 若对第k行进行全叠置后的游程编码如表5-4(a)所示。 若对第k行按如下关系表达式进行条件叠置,其条件表达式为; E=(降雨量=1000mm)∩(土厚=50cm) 则得到第K行的游程编码如表5-4(b)所示。其中游程属性为0表示该部分图为空白。如上所述,若依次对栅格图各行进行叠置,并将相应的属性输出,就可得到叠置后的全图。 第四节 空间邻域分析 邻域分析是通过空间点周围的邻点,或某特定位置及方向范围内的某种性质的邻点,对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及其邻点之间相互关系。 从广义上讲,GIS处理图象的很多方法都涉及邻域特性,如空间数据的插值和逼近,空间数据的压缩,空间数据的平滑,空间数据的扩展性和连通性分析,数字地形模型分析,等值线分析,图象处理等等。这里所说的邻域分析强调的是邻域几何分析,因此,以泰森多边形及缓冲区分析为例进行叙述。 1.泰森多边形分析 泰森多边形分析法是荷兰气象学家A.H.Thiessen提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最初用于从离散分布气象站的降水量数据中计算平均降水量。 设平面上有n 个互不重叠的离散数据点,则其中的任意一个离散数据点Pi都有一个邻近范围Bi,在Bi中的任一个点同Pi点之间的距离小于它同其它离散数据点之间距离。这里的Bi域是一个不规则多边形,该多边形称泰森多边形。 1.1泰森多边形的生成 是将Pi点分别同周围多个离散点a,b,c,d,e,f相连,然后分别作直线的垂直平分线,这些垂直平分线相交组成的多边形,即为Pi的邻近范围,即泰森多边形。如图5-37中多边形a`b`c`d`e`f`。 1.2泰森多边形的特点 1.2.1 每个多边形内仅包含一个离散数据点。 1.2.2 在多边形内的任一点k(x ,y)同Pi(xi, yi)之间距离总小于它同其它离散点Pj(xj, yj)之间距离。 1.2.3 泰森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必须三条边与它连接,这些边是相邻3个泰森多边形两两拼接的公共边。 1.2.4 泰森多边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周围存在三个离散点,将其连成三角形后其外接圆的圆心即为该顶点,该三角形称泰森三角形。 1.3泰森多边形的应用 泰森多边形的上述特性使它在地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某一区域内服7个气象站,如图5-38所示。从中测得降水量分别为R1,R2......R7,求该地区的平均降水量。 根据该区域图及7个离散点,求出7个泰森多边形,其面积分别为A1,A2...A7。 则该地区的平均的降水量为各泰森多边形面积与其降水量乘积的和与各泰森多边形总面积之比。 每个多边形内的降水量可用相应降水量Ri表示。 泰森多边形也用于其他地方,如在生成高程数学模型时,将观测得到的离散点高程值,通过建立泰森多边形(即三角网)得到等值线,从而得到地形图等。 2.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是GIS的重要分析功能之一。这一功能是基于对点、线或面等因素,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称缓冲区。缓冲区实际上是独立的多边区域,它的形态和位置与原来因素有关。如图5-39中(a)为点的缓冲区,(b)为线的缓冲区,(c)为面的缓冲区。 1.缓冲区的生成 缓冲区分析在GIS中用途较多。例如,在林业规划中,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可建立一缓冲区,在该区域内森林不准砍伐。又如,根据高速公路噪声引起污染的范围,可建立一缓冲区,在该区域内不建立居民区。再如,为了防止废弃污染物对水源的影响,建立废弃污染范围的缓冲区,在该区域内不准有饮用水源经过等。 1.1点的缓冲区生成比较简单,如图5-40中3个不同强度污染源a,b,c,其污染范围的半径分别为ra,rb,rc,则该3个污染源所形成的污染区如图所示。它是半径不同的3个圆区域的逻辑“并”。 1.2线和面的缓冲区生成,实际上是求折线的平待线。如城市A周围有一封闭高速公路abcdef,现要检查该高速周围距离为D的范围内有无小学校。该问题的关键要求出多边形abcdef内外D/2距离的缓冲区,需求多边形abcdef的外围作平行线求交得多边形a`b`c`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