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采莲曲(其二)_课件1.ppt
采莲曲(其二) 采莲曲(其二)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 王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诗家天子”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作品有《王昌龄集》。 采莲曲,为乐府旧题. 注释: 1.罗裙:丝织的裙子。 2.芙蓉:这里指莲花。 3.乱入:争先恐后地进入。 4.始:才,刚刚. 翻译: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池中不见了踪影 听到歌声四起才察觉有人 荷叶罗裙一色裁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本句特色: 1 色彩鲜艳,具有动感 2 画面动静结合(人物和活动背景自然合一) 芙蓉向脸连边开 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对比: “人面桃花相映红” 这里是“人面荷花相映美”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客观描写 乱入池中看不见 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本句特色: “乱” “乱”字烘托出人面芙蓉交相辉映,使观者眼花缭乱的迷人境界 对比: “池中”指一望无际的荷花池,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闻歌始觉有人来 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主观感受)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整首诗看: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析诗 前两句:写花人相似,人花难辨 后两句:写人入莲池,浑然一体 前置作业 1.你从诗中读出了一群怎样的少女形象? 2.诗人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荷叶罗裙”‘芙蓉向脸”写出了少女的青春美 丽, ‘乱入池中” ‘闻歌来”写出了少女的天真 烂漫,朝气蓬勃. 本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 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 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赏诗 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 蓉向脸两边开”。 a.运用比喻手法,把采莲少女红润艳丽的脸庞 比作出水的荷花,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一幅 采莲少女与鲜艳荷花融为一体相互照映,人 花难辨的美丽图景。 b.运用对偶,…… 2.请从炼字的角度品味“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的表达效果。 “乱入”是争先恐后进入。写出采莲少女与 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而又不见踪影的美。 “看”“闻”“觉”从目,耳,心三个角度 突出了视觉之美,听觉之美和想象之美。 表现出了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二学期试用本Time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二学期试用本What can you smell and taste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病人”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走”完长征的婴儿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一枝白玫瑰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乐游原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五彩池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从军行(其四)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别董大(其一)_课件1.ppt
-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古文二则_课件1.ppt
最近下载
- 工业园区现场5S执行标准及操作手册.pdf VIP
- 应用运算定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思.pptx VIP
- 2025辽宁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当代西方隐喻理论要点.ppt VIP
- 跟腱断裂的术后康复.pptx VIP
- 纪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共十集解说词.doc VIP
- 10《苏武传》课件(共7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投资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沈阳市铁西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73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6.4中国舞曲 课件 2025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上册.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