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课件.ppt

中国电影史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发生在长春和“孤岛”消失后的上海。1937年8月,日本侵略当局在长春成立了“满洲映画协会”(简称“满映”)。此后,日伪势力又相继在北平和上海公共租界成立了以发行放映为主要业务的“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底上海被日军完全占领后,日伪势力垄断了此地整个制片、发行和放映业务,并于1943年成立了一个体现其“三位一体之电影国策”的“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华影”)。 根据地电影主要发生于延安。抗战爆发后,徐肖冰、袁牧之、吴印咸(1900-1994)等曾经活跃在战前上海影坛的电影人,先后辗转抵达这里。在此基础上,八路军总政治部于1938年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尽管限于客观条件,“延安电影团”尚无故事片出品,但它在存在的7年时间里摄制的《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一批反映根据地政治、军事及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却为历史保存了足资记忆的珍贵瞬间:不仅如此,它所培养的一批专业人员以及影片创作中所体现的清新朴素的镜头风格,还为日后的解放区电影和新中国初期的电影提供了传统之源。 由史东山编导的战时第一部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第一次正面直接地把侵略与反侵略的现实场景呈现到了观众面前。 《保家乡)(何非光编导)、中华儿女)(沈西苓编导)、(风雪太行山(贺孟斧编导)等影片,均以较大的篇幅进一步地暴露和控诉了日寇对我无辜百姓大肆掠杀奸淫的兽道恶行。I 《八百壮士》 (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孤城喋血》(徐苏灵编导),胜利进行曲》(史东山编导)、《长空万里》(孙瑜编导+等影片,则更多地是从军事力量的层面再现了我方与浸略考约殊死较量,歌颂了前方将士的英勇业绩。 表现战争对人的灵魂的检验和洗礼,是抗战故事片的又一个重要题旨。《还我故乡》 (史东山编导)、《火的洗礼》(孙瑜编导)和《东亚之光》(何非光编导)等影片。 综观“孤岛”影坛,最为突出的创作现象便是古装片的大量问世。据初步的统计,各公司在整个“孤岛”时期共拍摄了80余部古装片,约占所有出品的三分之一。 由欧阳予倩(1889-1962)编剧、 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是“孤岛”时期成就显著、影响最大的一部古装片。它于1939年春节在新落成的沪光大戏院公映时,几乎场场爆满,创下了在同一家影院连续放映85天的营业纪录。 由魏如晦(阿英)编剧、张善琨(1905-1957)导演的《明末遗恨》,也是一部灌注了借古喻今的创作意图而又具有轰动效应的较出色的古装片。 《尽忠报国》(吴永刚编导+i、《洪宣娇》(魏如晦编剧,费穆导演)、《费贞娥刺虎》、李萍倩编导)、《李香君》 (周贻白编剧,吴村导演)、 《西施》(陈大悲编蓟, 卜万苍寻演,、《苏武牧羊》(周贻白编剧, 卜万苍导演)、《王宝钏》(吴村编导)、《孔夫子》(费穆编导)、《林冲雪夜歼仇记》(吴永剐编寻、《貂蝉》(卜万苍编导)、《楚霸王》 (王次龙编导) 本时期的言情片等诸种商业电影类型的创作,在总体面貌上也和古装片一样呈现出泥沙俱下的特点。如叙马戏演员生死恋情的言情片《离恨天》(吴永刚编导)、叙叶浅予笔下的漫画人物因失业而不顾斯文的喜剧片《王先生吃饭难》(汤杰编导)、叙麻风病人遭受生理和心理折磨的恐怖片《麻疯女》 (马徐维邦编导)等,由于发挥了编导者的个人所长,因而在类型风格的把握和细节情景的营造有出色之处。 这部分“时装片”如于伶 1907-1997)编剧、陈铿然(1906-1958)导演的《女子公寓》;柯灵(1909—2000)编剧、吴仞之导演的《乱世风光》;由费穆等人参与编剧、佛莱克夫妇导演的《世界儿女》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官方电影机构里的两种创作   第三节 “昆仑”群体与社会批判影片   第四节 “文华”群体与都市人情片   第五节 商业电影的新发展 民族电影不仅在重重困扰和挤压中顽强地生存着、发展着,而且在整体艺术水平上取得了比此前任何一个时期更为突出的成就:一大批包括《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松花江上》、《天堂春梦》、《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在内的银幕佳作,一方面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同样深刻的心理探析,完成了对时代的忠实记录;另一方面又以对银幕语言的完善性创造,呈现出民族电影的成熟风采。 《丽人行》 (田汉、陈鲤庭编剧,陈鲤庭导演)、《遥远的爱》(陈鲤庭编导)、二百五小传)(又名《梨园‘英烈》,田汉编剧,郑小秋导演)等,在主题的总体构成上都体现出一种追忆性的倾向。而在这些具有追忆性倾向的影片中,由金山(1911-1982)编导的《松花江上》和由沈浮(1905-1994)编导的《希望在人间》,可以看作是两部在叙事内容上或侧重于表现苦难或侧重于表现奋争的代表性作品。 对战后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展示,也是本时期电影创作中的一个最为常见的主题

文档评论(0)

共享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07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