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袁世凯《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专题论文 · 袁世凯 《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桑 兵 内容提要 与通行的认识有别,袁世凯的 《请速定大计折》并非如张国淦所说,提出于 1912年 1月 16日,而是 1911年 l2月27日前。在 由国民会议取决国体政体因唐绍仪辞 去议和总代表陷入停顿后,袁世凯很快就重启清帝退位动议,并且取得明显进展。期间在 国民会议问题上与伍廷芳的反复纠缠,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彼此心照不宣地演双簧施展障 眼法。由于清帝退位之议尚未水到渠成即被意外披露,在清朝 内部引发激烈反弹。刊布 一 个月前的《请速定大计折》,旨在使清帝退位不再是清方的难言之隐,从而对坚持君主 制的拥清势力产生釜底抽薪的作用。 关键词 袁世凯 清帝退位 南北和议 请速定大计折 辛亥革命的具体结局,严格说来,既不是民军用武力将清廷推翻,也不是通过南北和谈达成协议 由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政体,而是清廷在强大的内外压力之下,被迫让位交权 ,以换取对皇室皇族和旗 人的优待条件。围绕清帝退位问题的明争暗斗,牵扯南北中外满汉清民各方的利害关系,堪称辛亥政 坛波谲云诡的一幕大戏。历史上诸如此类的密谋,当事各方的说法往往各执一词,令人犹如雾里看 花,即使亲历其事者也不得要领。而相关方面竭力角逐的诸多情节暗藏玄机 ,在不知究竟的后人眼中 似乎无关紧要。相较于史事的周折复杂,通行的历史叙述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加之清帝退位的许多 相关文件迄今仍未面世(或已遗失),当时坊间的传闻既多,如今学人的揣测亦夥,看起来更加扑朔迷离。 其 中重要环节之一,便是袁世凯在奏准召开临时国会公决国体之后仅仅数 日,就因为开会的代 表选举以及时间地点等事与其全权议和代表唐绍仪僵持不下,以致后者辞职。可是,在和谈陷入僵 局甚至几乎破局的情况下,唐绍仪并未返回北京,而是继续在沪宁一带活动,居间联系,并且很快传 出清帝退位事宜已经颇有眉 目的消息。以往的研究对此曲折虽然有所解读,大体看似成立,却总有 一 些重要证据与情节不相吻合,无法纳入 ,或是未经验证,难以支撑,令人忐忑。凡此种种,均与袁 世凯的 《请速定大计折》关系密切。围绕该折的时间、内容以及是否出奏等问题的勘定,进一步搜 集证据 ,梳理新旧材料,可 以揭开谜底 ,接近真相。 一 、 重判 《请速定大计折》的时间 关于辛亥南北和议至清帝退位的历史叙述,已经进入教科书和一般通史,成为常识性的认知, 4 桑 兵 /袁世凯 《请速定大计折》与清帝退位 大致认为双方开始是以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政体为条件,正当谈判进展顺利之际,由于光复各省 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推举刚刚归国的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导致袁世凯忽然翻脸,以全权议和 代表唐绍仪越权为由,借 口国民会议代表的选举以及召开的时间地点等问题,否认唐绍仪已经与民 军代表伍廷芳达成的协议,迫使唐绍仪以及所有北方议和代表全体辞职,由袁世凯本人直接与伍廷 芳电报往还重新进行磋商。因为袁世凯欲将既有成果推倒重来 ,而伍廷芳要求其接受既成事实,导 致谈判处于破裂边缘 。在 国民会议之事陷入僵局之后,袁世凯才开始以种种方式进行逼宫,要求清 帝退位下台。① 在此过程中,为了促使清帝退位,袁世凯上奏 《内阁请速定大计折》,其主 旨就是请清帝禅让, 等于正式提出清帝退位的要求 。折称 :“饷无可筹,兵不敷遣,度支艰难 ,计无所 出。”“环球各国,不 外君主、民主两端。民主如尧舜禅让,乃察民心之所归,迥非历代亡国之可比。我朝继继承承,尊重 帝系。然师法孔孟,以为百王之则,是民重君轻,圣贤业垂法守。且民军亦不欲以改民主,末减皇室 之尊崇。况东西友邦因此战祸,其贸易之损失,已非浅鲜,而尚从事调停者,以我只政治之改革而 已。若其久事争持,则难免不无干涉,而民军亦必因此对于朝廷感情益恶。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 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民军所争者政体,而非君位,所欲者共和而非宗社。我皇 太后、皇上,何忍九庙之震惊,何忍乘舆之出狩,必能俯鉴大势,以顺民心。”②要求清廷召开皇族会 议,从速决定帝位去留。这是 目前所见袁世凯最早正式提出清帝退位的直接证据 。 不过,这份重要奏折何时拟订、何时上奏以及是否出奏,相关资料和据此

文档评论(0)

shazex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