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及应用-物理
勘探技术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DOI :10.3969/j.issn. 1672-7703.2012 .03.005
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及应用*
张宇生 魏寿云 李可恩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河北省涿州市 072751)
摘 要: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表地下地震条件极为复杂,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该区地表岩性多为石灰岩、岩
溶,裂缝发育、激发和接收条件复杂,导致不同地形地表条件下单炮品质差异大、整体资料信噪比低的难题,常规地震
采集方法难以奏效。对该地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攻关,对比和分析了各种观测系统的优
势和缺点,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采用“宽线+弯线+ 高覆盖+长排列”观测系统,并在对观测系统进行充分论证的基
础上利用高精度遥感数据对测线进行优化,这样既提高了单炮激发和接收效果,使整体地震资料品质有较大的改善,同
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山地采集施工难度,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达到了在该地区进行观测系统优化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碳酸盐岩裸露区;观测系统;数字高程图
中图分类号:
P 631 .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地震勘探属于世 最高可达600m左右。地表岩性主要出露三叠系、二叠
界性难题[1] 。桂中和黔南坳陷在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盆地 系、石炭系和泥盆系,基本上均为石灰岩,岩溶发育,
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解剖意义,沉积有巨厚的泥盆系、 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石炭系海相地层,原始成藏基础雄厚,且后期保存条件
1.2 近地表地震地质条件
相对比较优越,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桂中和黔南
坳陷地理位置位于贵州和广西,区域构造位于湘桂地 1.2. 1 主要地表条件
块,属于南华加里东期造山褶皱带,桂中和黔南坳陷有 按本地区地形和表层岩性特点,可将碳酸盐岩区
4 2 地表分为三大类型。
效勘探面积为8.3 ×10 km 。晚古生代地层保留较全,
全部由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累计厚度可达 峰丛区:其分布约占工区面积的70%,主要是陡坡
[2,3] 或山顶。一般为岩石裸露,局部为0~1m 的土层覆盖。
6000~8000余米 。目前,地震勘探主要地质任务是
优选出有利的勘探方向和重点区带,发现和控制一批 缓坡区:约占总面积的20% 。大部分为灌木树丛覆
局部构造圈闭,探索生物礁体圈闭特征,为区域钻探和 盖区,也有少数地区岩石直接裸露,土层相对较厚,一
[4] 般在0~3m。
油气突破提供有利靶点 。
平坦区:约占总面积的10% 。土层堆积较厚,一般
1 主要地震地质条件
为3~10多米。潜水面起伏很大,最浅处接近地表,深
的在地表15m 以下。
1.1 地表地震条件
1.2.2 主要表层条件
工区以岩溶峰丛地貌为主,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 平缓区:低速层速度为350 ~700m/s ,厚度多为
*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项目“苏北断陷盆地和桂中坳陷采集技术研究”(2008-05-08 )。
第一作者简介:张宇生,男,1992 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华东),高级工程师,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专家,现任新兴物探开发处总工程师,主
要从事非常规油气地震采集方法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1 -04- 12 ;修改日期:2012 -03-25
中国石油勘探 2012年第3期 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