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构图。 最高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最低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中间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对于相邻的两层,称高层为目标层,低层为因素层。 例如,上面例子的递阶层次结构为: 景点 旅游 住宿 费用 交通 u1 u2 u3 ———— 目标层 ———— 准则层 ———— 方案层 为了把这种定性分析的结果量化,20世纪70年代,美 国数学家 Saaty等人首先在层次分析中引入了九级比例标 度和两两比较矩阵。 二、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两个元素相互比较时,以其中一个元素作为1(如ui), 如果相对上一层,ui与uj比较,好坏相同,则uj记为1;uj比 ui较好, uj记为3;uj比ui好,uj记为5;uj比ui明显好,uj记为7; 如果uj比ui好的多,则uj记为9; 2, 4, 6, 8则是介于1,3,5,7,9 之间的情况。 把与上层某元素有关系的所有下层元素逐一 比较,且每一个元素与各元素比较的结果排成一 行则可得到一个方阵A=(aij)n×n,称为两两比较矩 阵。设ui与uj比为aij,则uj与ui比应为aji=1/aij , 所以两两比较矩阵A也称为正互反矩阵。如例1 建 立层次分析模型: 景点 旅游 住宿 费用 交通 u1 u2 u3 如果我们通过判断矩阵A1, 可以准确的确定u1 ,u2 ,u3 相对“景点”的权重, 就可以通过对“景点”“住宿”“费用”“交通”等所有考虑到的因素权重, 再通过这些因素相对目标的权重, 最后确定出各方案对目标的权重。 三、由判断矩阵计算元素对于上层支配元素的权重(或排序) 用判断矩阵求权重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1. 和法 2. 最小夹角法 3. 特征向量法 1. 和法 2. 最小夹角法 3. 特征向量法 但在实际问题中很难使A满足一致性。虽然AHP并不要求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但是偏离一致性要求过大的判断矩阵所作出的最终决策也会于实际情况偏差太大,因此有必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n 3 4 5 6 7 8 9 RI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五、计算最底层元素对目标的权重(排序)向量 在上述步骤中得到的是各层元素对上层元素的权重(排序)向量 ,而我们的目的却是要得到最底层元素对目标的权重(排序)向量 ,这就须将已经得到的权重(排序)向量进行合成,从而得到综合权重(排序)向量 。以下就三层的情况来介绍这种方法。 最大特征值和对应正特征向量分别为: λ=3.002,X=(5.903867500, 0.8066923031, 3.086293726)T λ=3.080,X=(0.0846216595,0.4466019878,0.6734288503)T λ=3.094,X=(0.09138978270, 0.3366828382, 0.4961400716)T λ=3.065,X=(3.658853431, 8.514030366, 0.943422178)T λ=4.0155, X=(93.529892637,31.8409641)T 特征向量归一化得第三层3个元素对第二层4个元素的权重(排序)向量为: W1=(0.6028,0.08236,0.3151)T,W2=(0.07023,0.3706,0.5589)T W3=(0.09888,0.3643,0.5368]T,W4=[0.2791,0.6494,0.07196)T 第二层4个元素对目标的权重(排序)向量为 W(2)= (0.4966, 0.1914, 0.2120, 0.0998)T 第三层3个元素对元素对目标的权重(排序)向量为: W(3)= 0.4966W1+0.1914W2+0.212W3+0.0998W4 = (0.3617, 0.2538, 0.3845)T 由计算结果和最大隶属原则,u1、u2、u3三个 旅游点相对旅游目标来说,综合排序结果是: u3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