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收音机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各地举办的一些老收音机展 老收音机图片 * * 184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当时人们想都没有想过的问题:电与磁的传播也是和光一样是一种波,而且具有相同的传播性质。 1855~1865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在这篇论文里将电磁场理论用完美数学形式表示出来,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设计了一简单的检波器来探测电磁波,获得了成功。赫兹实验公布后,轰动了全世界的科学界。法拉第开创,麦克斯韦总结的电磁理论,至此才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法拉第(1791-1867) 麦克斯韦(1831-1879)) 赫兹(1857~1894)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设计了一种比较完整的无线电收发报系统。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及其助手在相隔 250米的建筑物之间传送了一份简短电报。1897年在琅施塔得建立无线电台,同年夏在相隔5公里的两艘军舰非洲号和欧洲号之间实现了通信。 马可尼于1895年成功地发明了一种无线电装置,1896年他为该装置申请专利。1901年他发射的无线电波成功地穿越大西洋,从英格兰传到加拿大。为此马可尼获得了1909年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马可尼和波波夫共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1906年,美国的费森登教授在一次无线电通信实验时,在世界上首次用调制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附近的许多无线电通信电台接收到了费森登教授的信号。 费森登(R.A.Fessenden,1866~1932) 这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进行的第一次无线电广播,这次广播,播放了两段讲话,一支歌曲和一支小提琴独奏曲,尽管只播出了几分钟,确永远地加载历史的史册。进行这次广播实验的科学家是美国的发明家费森登。由于没有正对个体的接收机,普通的人们是无法接收的。 1910年,随着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兴起,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开始研究无线电接收机,他们发现方铅矿石具有检波作用,如果将其与几种电子元件相连接,就可以以接收到无线电台放送的广播节目 邓伍迪(H.C. Dunwoody 1842-1933) 皮卡特(G. W. Pickard 1877~1956) 这种接收机称为矿石收音机。 1904 年英国工程师弗莱明(J.A.Fleming,1849~1945)利用热电子发射效应,发明了热电子真空二极管,可用来检测无线电信号,有灵敏的检波整流作用。 弗莱明(J.A.Fleming,1849~1945) 1906 年美国德福雷斯特(L.deForest,1873~1961)制成真空三极管,具有放大与控制作用,并可用于发生高频振荡信号,从而代替了电火花发生器和高频交流发电机,成为无线电技术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电真空器伴 德福雷斯特(L.deForest,1873~1961) 1913 年美国电工学家阿姆斯特朗设计出再生式放大线路。 阿姆斯特朗(E.H.Armstrong,1890~1954) 1913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阿姆斯特朗发明了超外差电路,这种电路能有效地防止两个频率相近信号在接收机中的互相干扰,能够保证把不同频率的信号区别开来,使接收机能分别接收各个不同频率的信号。 同年,法国人吕西安·莱维利用超外差电路制作成了收音机,并申请了专利。超外差电路一直使用到今天。 吕西安·莱维(Lucien Lévy 1892~1965) 哈特莱(R.V.L.Hartley 1888~1970) 哈特莱出生于美国内华达州斯普瑞思,是一位电子工程师。1915年他发明了电感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哈特莱振荡器)和哈特莱变换,并创建了信息理论。 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市,由西屋电气公司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有正式营业执照的广KDKA广播电台。 KDKA电台的第一个播录室是在8层的西屋公司大厦楼顶上的一座小屋里。 西屋电气公司的工程师弗兰克·康拉德在车库里的广播电台机房,现在的人很难想象当人们第一次听到广播时的感受。同样很难想象,每年产值几十亿美元的广播产业就是从匹兹堡的一个车库中诞生的。 这是电子管收音机的内部结构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从而开创了人类的硅文明时代 194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决定开展半导体的研究。半导体研究项目是由肖克莱提议的,在肖克莱的理论指导下,巴丁、布拉顿于1947年12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点接触型晶体管。 开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文献产后出血护理论文与产后出血的护理论文:产后失血性休克继发急性肺.doc VIP
- 2002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现场设置情况、控制类设备联动编程、消防联动控制器手动控制单元编码设置记录.docx VIP
- 致动C+无线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西安宇立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力评级分析报告(2023版).pdf
- 2.3 黑龙江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PPT.pptx VIP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质量保证记录控制程序.doc VIP
- DPD原理及实现全解.ppt
- 不符合情况纠正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