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产量及持久性评价.pdf

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产量及持久性评价.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产量及持久性评价

12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产量及持久性评价 1 2 2 1 1 1 刘瑞峰 张新全 严欢 张斌 王利宝 刘卫东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湖南,41004;2 四川农业科技大学草业科学系, 雅安,四川,625014) 摘要:通过三年田间试验,对 12 个紫花苜蓿引进品种的产量及持久性进行评价,试验 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当地的持久性较差,但其产量高于当地当家豆科牧草白三叶在相同年 份的产量,紫花苜蓿在当地具有一定种植潜力;‘游客’、‘威可’、‘四季绿’这三个品种的 持久性较好且产量也较高;‘海盗’和‘超级 7’生产性能高而持久性较差;‘盛世’、‘特瑞’ 和‘山锐’持久性较好,但生产性能一般或较低。 关键词:紫花苜蓿;产量;越夏率;持久性 紫花苜蓿作为多年生牧草,它的产量和持久性是在南方引种品比当中两个重要指标, 产量的高低是由紫花苜蓿本身的生产性能和其生长的持久性共同决定的,而紫花苜蓿的持 久性则决定于它对当地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同时还受栽培、管理、利用方式等因素的影 响。本试验研究比较了两年间 12 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及持久性,以初步了解紫花苜蓿在 当地的生长特点及受限因子,为紫花苜蓿在当地的引种栽培及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青衣江流域二级阶地后缘、四川农业大学草学系基地内,地理 坐标北纬 30º8′,东经103º14′,海拔 600m,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2 ℃,最热月(7 月)均温 25.3℃,最冷月(1 月)均温 6.1℃,极端最高气温 37.7℃,年降 水量 1774.3mm,年蒸发量 1011.2mm,相对湿度 79%,日照时数 1039.6h,无霜期 304d,大 于 10℃年积温 5231℃。试验地土壤系白垩灌口组紫色沙页岩风化的堆积物形成的紫色黏壤 土,pH 值为6.2。 1.2 试验材料 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及其来源见表1。 1.3 田间设计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物候小区与测产小区,测产小区 3 次重复。小区面积 2.5m ×2m,行距25cm;重复间或小区间间隔为 30cm;四周走道宽为 40cm。 于 2003 年9月 14 日播种,播量为 2g/m2,采用条播,播前整地耙平,底肥采用农家肥、 2 2 磷肥。苗期注意除杂草,每次刈割后施复合肥 2 g/m ~3g/m 。 表1 试验紫花苜蓿品种及其来源 Table1 The resource and varieties of alfalfa in experiment 材料编号 英文品种名 中 文 品 种 原产地 秋眠级数 来源 Material English 名 Producing Dormancy origin number name Chinese area grade YA03-01 Millennium 盛世 美国 8 四川省草原研究所 YA03-02 Qquadrella 昆德拉 美国 8 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公 司 YA03-03 Trifecta 特瑞 美国 8 四川省金种燎原种业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