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附170例临床分析 李小群、韩钢、杨利学、杨富国、王晓玲、张快强 1.临床资料 寰枢关节半脱位在颈椎上段损伤中较为常见,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起病隐匿,无脊髓神经压迫症状,很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170例中,男94例,女76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29.4岁;病程1天--2年,平均15天;颈部劳损,姿势不良者110例。有慢性咽部炎症史者87例,有外伤史者76例,其中12例有枢椎先天变异。 1.2 临床表现 17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枕部疼痛,头部偏斜,头晕头疼,恶心呕吐,颈部肌肉紧张,伴颈部活动受限,压痛多位于颈枕交界处,其中7例伴一侧上下肢麻木。 1.3 诊断 X线检查符合测量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3mm,齿状突与两侧块间差值≥2mm,两寰枢关节面差值≥1mm(或齿状突与二侧块间隙不对称并侧块不等宽),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为本病。 CT 、MRI检查可以更明确齿状突偏移方向及有无其他病变和脊髓压迫。 颈椎开口位X线片 颈椎侧位X线片 2 治疗方法 2.1旋转定位复法 (齿突向右歪斜) 先用滚,拿,揉,一指禅等法充分放松颈枕肩部软组织,结合X线提示齿状突偏斜方向,结合压痛部位,在偏斜侧(右侧)操作。 2 治疗方法 术者位于患者身后,用左手拇指放于患侧颈2(右)侧方横突上,使头前屈,并向对左侧屈, 2 治疗方法 术者使患者头前屈,并 向对侧屈曲(左侧),角度以左手拇指处有微动为准 2 治疗方法 术者左手不动,右手使患者头向右旋转 2 治疗方法 术者用右手掌扶患者对侧(左侧)下颌部,同时左手拇指不动,其余四指扶在患者右侧颞部 2 治疗方法 两手协助用力使头部沿颈部轴线向患侧(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待有阻力时稍停,然后做一小幅度超限旋转活动,约10°-20°,多可听到关节弹响声,同时可觉拇指下有错动感。 2 治疗方法 纠正错位后,再用放松手法,充分放松颈肩枕部软组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2 治疗方法 2.2 治疗时配合枕颌套牵引,以充分松解颈部肌肉及关节囊挛缩,为手法复位创造条件。复位后用颈托固定1月,以巩固疗效,7次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症壮与体征消失者82例,明显减轻者40例,改善者32例,1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59%。 治疗结束后复查X线片示齿状突与两侧块间距对称者93例,差值<2mm者47例,差值≥2mm者30例,平均治疗11次。 4 讨论 病名 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上有多种名称,如旋转性脱位,旋转性半脱位,单侧寰枢关节半脱位等。本病最早由Lumer在1907年首先报道,此后,国内外文献报道屡见不鲜。1968年由Wortzmam命名为寰枢关节旋转脱位与固定。国内刘润田教授1981年在其主编《脊椎外科学》,潘之清1999年在其主编《实用脊椎病学》中,均提出此病。笔者以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称寰枢关节半脱位为宜。 病因 头颈创伤直接造成寰枢关节挫伤移位,或引起关节囊,韧带的部分撕裂。 颈部上呼吸道炎症可诱发本病,至今为大多数人认同,是本病常见的发病原因。炎症可引起寰枢关节滑膜充血水肿,韧带松驰,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即使较小的外力也可使寰枢关节错位导致本病的发生。 寰枢关节先天性畸形,如齿状突发育不全,寰枕骨先天融合,以及横韧带与翼状韧带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均可造成寰枢间的不稳定,在轻微损伤或颈部过度劳累时,就可导致脱位。 诊断 临床上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特别是颈椎开口位片检查。 正常人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隙并不完全相等。张佐伦等对100例正常人寰枢椎X线开口位片观察,齿突距二侧块间隙不等者有56例,差值范围0—7mm,平均差值0.9mm,其中差值大于3mm的仅占5%,完全相等的有44例[3]。可见正常人齿突偏移现象并不少见,这在临床诊断时可作为参考因素。 诊断 可见正常人齿突偏移现象并不少见。故季波等提出加拍头左右旋转10°--15°张口位片,结果正常开口位X片有齿突偏移,头左右旋15°张口位片也提示,齿突固定偏移一个方向。此时侧位片多见寰齿间隙正常,说明寰椎侧块与齿突的不对称关系持续存在,不能用旋转的方法来矫正 [4] 。 临床上沈宁江等很多医生提出,患者有症状时,拍张口位片,测量齿突与侧块间距,二者差值>2mm,环枢关节面两侧差值1mm,且齿突与环椎前结节间隙<3mm,结合临床表现即可诊断[5]。 由于本病的外伤轻,或仅注重治疗颈及上呼吸道的炎症,许多人因症状轻,未引起重视而漏诊,或临床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等致误诊。 诊断 为尽早诊断,夏磊等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docx VIP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VIP
-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100分最新版.doc VIP
- Panasonic松下SL-SX51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2016年房产新政最新消息最新购房契税政策标准.doc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分类训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