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doc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doc

PAGE 9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018年1月31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建委、水利局、港南区环保局、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环评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规划方案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概况 贵港市位于珠江——西江流域,其建设将有利于落实国家、自治区正在推进实施的开发开放新战略,是贯彻和体现国家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划建设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利用贵港市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依托西江经济带发展平台。 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港南区工业园区的批复》(贵政函2016[103]号),港南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包括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和东环路以东片区两部分,其中东环路以东片区为主园区,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为分园。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总规及控规已编制完成并由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本次规划为主园区。规划区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的江南东部,规划西起城区东环路、东至郁江边,南起城市总体规划的纬一路,北至郁江边,规划总用地面积17.58km2。 规划期限:2017年-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5年;远期 2026-2035年。 发展定位:贵港江南东部现代工业新城、广西林产品制造示范基地和贵港市综合性先进制造业新基地、港南工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改革创新先导区。 产业规划:提升发展农产食品加工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板深加工与家具制造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两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 规划结构:构建“两轴、一心、七片区”的空间结构。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两轴:纬二路东西向发展主轴、经八路南北向发展次轴。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一心:在园区西部配套居住区中心、纬二路发展主轴旁形成综合服务核心,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服务、商务办公、法律金融信息服务、咨询培训、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便利服务。 ③七片区:西部配套生活居住区、中部产业北区、中部居住与产业融合区、东部居住与产业融合区、东南部产业区、北部居住与现代物流仓储融合区、西南部物流仓储区。 土地利用规划情况:园区城市建设用地1707.66公顷。其中居住用地(R)250.47公顷,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31.13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35.00公顷,工业用地(M)558.97公顷,物流仓储用地(W)100.60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S)329.15公顷,公用设施用地(U)38.33公顷,绿地(G)364.01公顷。 非建设用地(水域)(E)49.92公顷。 园区远期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以上,人口规模为10万人。 规划区现状 1、开发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规划范围内主要以非建设用地为主,且大部分为农林用地,用地构成包括:农林地、村庄建设用地、河流水域、乡村道路、公共设施与商业设施用地等。 规划范围内现状建设较少,仅4处已批用地,为港南区岑西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约1208.4亩)、新蒙种猪场、天旺养猪场和横岭水陆加油站用地。 道路建设:规划区内现状道路主要为乡村道路,大部分为水泥路面,但路面窄等级低;路面最好的贵港108乡道,宽5~6m,是目前规划基地内村民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其余村道均为路宽3~5m。 给排水工程:目前,规划范围内现状均饮用地下水,为机械打井。未建有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村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周边地表水体。 人口规模:规划范围内现状有八塘镇横岭村、岑西村、新安村等3个行政村,共2826户,总人口12968人。 2、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规划区现状主要为林地、农耕用地及村民住宅用地。根据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规划区现状环境问题主要为土壤污染问题和水环境问题,规划范围内部分区域土壤砷和镍超标。规划区内部分村民的生活用水,未经处理,排入附近河沟水体,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制约因素 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的常规因子SO2、NO2、TSP、PM10等监测因子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甲苯日均浓度监测值满足《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

文档评论(0)

153****2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