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No.1266-A禅林宝训笔说序.PDF
修訂日期: 2009/04/22 發行日期: 2009/5/9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資料底本: 卍新纂續藏經 Vol. 64, No. 1266
原始資料: CBETA 人工輸入
No. 1266-A禪林寶訓筆說序
寶訓一書。葢古人撫育情深。肝膈語也。作之記之。誠不啻嚼食餧嬰。苦心極矣
。且三百篇。皆英瑋絕世之才。凌跨百代。發纖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澹泊。天機暢發
。語句尋常。而究之。後人行之猶登渺莾。難於措足。鮮克有珍之惜之。而心醉神酣
者也。予自參學以來。讀之已四十春秋。如飲醍醐。如餐玅藥。立身接物之際。間甞
竊取一二言。奉為典型。雖不能媲美乎前贒。亦或者不見。哂於今世。邇來謝事寒巖
。萬機鋟削。日唯作壁觀僧。擔朽木任。而於是書。置焉弗問。無何為禪者請說。予
曰吾老矣。筋倦骨衰。豈堪復如子願耶。而請之益堅。却之弗獲。只得強起。命楮頴
二子。代為說之。日漬月浸。遂以成帙。命之曰筆說。以是知予縱能說。亦有其地。
亦有其時。說有間也。唯筆說。不拘時。不擇地。續微學於將墜。發玅理於淺近。風
柯月渚。語遍溪山。要即古人之言。以達古人之意而已。敢曰寄茲說於將來。啟蒙迷
於未悟也耶。惟祈學者肯綮深思。細心窮翫。融古人之言。為己言。通古人之志。為
己志。斯則匪惟弗辜前輩。嚼食餧嬰之婆心。而亦不負今日。白首青燈之朽志也已。
旹
康熙歲在丙戌仲夏月退隱叟智祥頻吉聽雲道人書於雲峰牧麟堂中
No. 1266
禪林寶訓序。
禪林寶訓四字。作兩對法喻喻法釋。禪字是法。林即喻也。寶字是喻。訓即法也
。梵語禪那。此云靜慮。以寂靜為義。又云思惟修。所謂禪定者。定對亂言。稍亂則
非禪矣。林者。多木為林。譬諸禪師。嘉言善行。說非一人。故喻如林也。比此諸老
。皆深修禪定之人。所集之言甚多。故曰禪林。寶者。有貴重義。世人以財帛為寶。
君子以文言為寶。至人以道德為寶。故先舉喻。使人知先德之文言。字字可珍可惜也
。訓者。誨也。教誡也。謂諸禪師之法言。皆訓誨教誡之辭。此四字乃一書之題名。
得其名。可以知三百篇之義。序者。頭緒也。凡書有序。如衣之有領。網之有綱也。
又曰序。謂述此一書之原由也。
寶訓者。昔玅喜竹菴誅茅江西雲門時共集。
此述陳集寶訓之來源也。者字有虗實兩用。此是虗用。語助之辭。凡文有者字。
所以分別隔異也。昔者。往也。前代也。玅喜即徑山宗杲大慧禪師。寧國奚氏子。嗣
佛果克勤禪師。竹葊即溫州龍翔士珪禪師。成都史氏子。嗣佛眼清遠禪師。二師皆南
嶽下十五世。誅茅。斬艸也。言二師于江西古雲門舊址結葊隱居時。共集此書。
P. 1
予淳熙間遊雲居。得之老僧祖葊。惜其季深蠧損。首尾不完。
此方出陳續集之由。予者。我也。淳熙。宋孝宗年號。遊。涉歷也。謂我于淳熙
間。遊方至江西雲居山。得此寶訓於一老僧名祖葊者。即岳山祖葊主。得法于青原惟
信。南岳下十四世。師住衡岳三十載。人無知者。有偈曰。小鍋煑菜上蒸飰。菜熟飰
香人正饑。一飽饑瘡了無事。明朝依樣畵貓兒。由是衲子競相參慕。無盡張公。力挽
出世不從。復隱雲居十餘載而終。惜者。意有所憐。其字。指物之辭。蠧乃蟲名。能
食紙。其狀似魚。昔周成王。外國貢表。封于箱三載。一日帝命取閱。見蠧篆成福壽
字。上大喜。後哲頌云。蠧魚元不宿清波。赴紙橫穿寢食阿。無意成文經御覧。古今
書篋惜偏多。謂雖得是書。但恨其歷歲深久。為蠧魚所食。篇章不完。或有前而無後
。缺失者多。是可惜也。
後來或見於語錄傳記中。積之十年。僅五十篇餘。仍取黃龍。下至佛照簡堂諸老
遺語。節葺類三百篇。其所得有先後。而不以古今為詮次。
此序集續次第之所以。後來。是得此書之後。或者。不定之辭。密顯真機曰語。
總集眾事曰錄。博載古今曰傳。廣誌賢哲曰記。積者。漸漸收積。僅。謂方纔也。謂
自得此書以來。將首尾不全者。遍討羣集。及至十年之中。方纔得五十餘篇而已。仍
者。復也舊也。黃龍寺名。在隆興府。今名南昌。惠南禪師。信州張氏子。嗣石霜楚
圓禪師。南岳下十一世。下至者。謂從十一世至十六世。佛炤即明州育王寺德光拙菴
禪師。臨江彭氏子。嗣大慧禪師。簡堂即國清寺行機禪師。台州楊氏子。嗣護國景元
禪師。二師皆南嶽下十六世。諸老者。統攝不盡之辭。遺語者。人雖往矣。而遺留語
句在也。節者。檢制也。葺者。漸次修補也。然黃龍簡堂輩。曾為大慧竹菴二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