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产业财政补贴陷罗生门.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能源产业财政补贴陷罗生门.PDF

能源产业财政补贴陷罗生门 链接:/news/110739.html 来源:新浪综合 能源产业财政补贴陷罗生门 2016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四家骗补车企: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2017年2月4日,工信部再次公布了针对郑州日产等 国内7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处罚决定书。可见,针对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问题的稽查,似乎是正在 拆解针对中央政府财政补贴的羁绊。 财政补贴不是“唐僧肉” ,提供给企业的一种补贴,是用以保护特定的产业及地区经济,是国家协调经济运行和社会各方利益分配关系的经济 杠杆,也是发挥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特定手段。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运用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作为国家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财政补贴政策也可被政府用来实现多种政策目标,如针对促进生产和流通的发展、 稳定市场价格、保障人民生活,以及扩大国际贸易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如果财政补贴政策运用不当,补贴范 围过宽,数额过大,就会超出财政的承受能力;如果补贴造成了某些产品的价格扭曲和企业的经营机制混乱,也会使 其从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杠杆变为抑制经济发展的包袱,甚至是泡沫。如果补贴目标发生了偏差,还会打压创新、滋 生腐败,甚至是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成为个别利益集团的“唐僧肉”。 管窥财政补贴 改革开放至今,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一直是我们各届政府在长达数十年来用以拉动经济、突击发展某个特定产业或 刺激出口的重要政策之一。在初期,它曾经起到了短期显著的效果,使我国经济总量迅速超过欧、日等发达国家,攀 居世界第二,但经济发展质量却始终有待提高,如工业领域大面积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创新能力 不足等问题,它们长期困扰着各届政府,甚至直接威胁到了百姓的正常生存。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过度低效的财政补 贴政策应该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能源产业财政补贴陷罗生门 链接:/news/110739.html 来源:新浪综合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10年开始便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骗补事件愈演愈烈。 从2009年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予以补助,累计安排了334亿元,地方财政2013-2015年拨付补 助资金合计200多亿元,全部补贴累计不低于600亿人民币。但六年过去了,在全球,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没有在技术创 新上获得有显著优势的竞争地位;在国内,也没带来稳定盈利且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地位。相反,却滋生出大面积的商 业诈骗、腐败以及财政补贴被流失等问题,不仅使财政补贴低效或无效,而且更进一步恶化了国内商业环境和企业创 新的内生动力。 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16年年初组织力量对93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其中,查处新能源汽车 辆;终端用户闲置涉及54家车企,未提车6093辆,已提车15269辆。上述涉嫌骗补和违规谋补的车辆总数达到76374辆 ,涉及补贴总金额92.707亿元,占补贴总额的15.45%。然而,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是33万辆,涉案车辆总数超过去 年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如若再加上此前的总销量,被骗金额将会更加惊人。更为严重的是,违规和骗补的企业超过专 项抽查企业总数一半以上,几乎成为企业谋生的常态,迅速败坏着诚实守信的市场原则与基础。 尽管财政补贴被骗事件频发,相关政府官员也认识到了普惠性财政补贴容易使企业患上依赖症,而且已经不再适应 企业由大变强的需要,但还是幻想着从提高补贴进入推荐车型目录的企业和产品的门槛入手。寻求补贴标准在弥补成 本差价和促进技术创新上实现基本平衡入手。但即使这些设想能如期实现,它也不是机制而仅是战术上做的调整。 再从光伏发电产业看,2006年1月4日颁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 号)》,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1.5分。该政策着实是政府用行政手段让全民承担了国内光伏发 电企业的运营风险。虽然该产业是从2004年零起步,但在全民为风险买单的模式驱动下,企业拼命贷款引进流水线, 到2011年,国内就有了43家西门子法多晶硅企业,20家物理法多晶硅企业。由于缺乏对产业未来技术发展的理性认知 和自我创新能力,结果是“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不仅产能迅

文档评论(0)

153****2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