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25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V01.25No.6JoumalofClumgehun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ov?2006
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盛丽春,韩梅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等特点。这种体系开放、丰富多彩的语言与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探
讨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们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东北
方言开拓一个视角。
[关键词】东北方言;地域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06)06—0074-04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v虫n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东北方言隶属于我国七大方言区之一的北方方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与普通话有许多相似之很强的生命力。透过东北方言,可以看出东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对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它是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是中国最北的地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蒙古西伯利亚冷空气肆无忌惮地在这里横冲直撞,气候恶劣。同其他地区相比,大漠莽林、大风大雪、大江大河、大山大林、大团的蚊虻、大群的野兽,是“东北板块”的独特积淀。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影响到东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铸造了东北文化的整体特点,其中也包括东北方言所独具的文化气质。
东北人强悍的文化气质,折射出东北人强悍的语言气质特征:
1.粗犷豪放
东北方言的豪迈与东北人性格的豪气冲天如同姐妹。例如:普通话中的“怎么办”被东北人给说成“咋与东北人没有小家子气一样,东北人操作语言的力度也比较大,比如:表示什么东西到了极致的情形,
bdihu]。普通话里的“很多、极多”,到了东北人这里就是“老鼻子
东北人言谈不善辞令,东北人说话大嗓门,直截了当。如东北方言把上街叫上“龋”,干啥叫“干哈?74?万 方数据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语言里最鲜活的成分蕴涵在方言当中,方言是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处,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简洁、生动、形象,粗犷豪放而又幽默风趣,因此它显示出整”(在东北方言中,“整”是个动词)。与“整”搭配的对象极其广泛,例如:整事、咋整、整明白、整迷糊、整点饭、整点花的、整点吃的、整点喝的。不论是褒是贬,都会用一个“贼”字来表示“最、特别、极致”的意思。说话时重音放在“贼”字上,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贼有意思”等。北京话里的“侃大山”,山东话里的“拉呱”,到了东北人这里就被说成了“瞎白乎”[xia了”等等。【收稿日期】2006—09—15[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6300。【作者简介】盛丽春(1972一),女,吉林蛟河人,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院讲师,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研究。
(ha)”,把上哪儿去叫“上哪疙瘩去”。如表示认可就“嗯哪”一声。.这些语言都与东北人的性格相吻合。
2.乐观、自信
东北方言还体现出东北人辛勤劳作、乐观进取、不畏困难、自信的人生观。如:
种地——“顺垄沟找豆包”、“哪打滑哪住犁”
赶车——“大拢套子一把捏”
放牧——“一只也是赶,两只也是放”
打猎——“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打渔——“水过千层网,网网还有鱼”
面对挑战——“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总之,在东北的俗语中,有大量是寓意积极、劝人上进的俗语,字里行间透着东北人不畏困难的豪迈、战胜困难的智慧和乐观自信的进取精神。
3.生动、幽默、俏皮
东北方言植根于民间,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常采用日常生活中那些具体的,可以触摸的形象来表达,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从而使一些习惯用语非常生动形象、夸张惊人、俏皮幽默。如:
蘸糖葫芦——形容一个人掉进了泥里,成了泥人
支黄瓜架——两个人打交手仗,相持不下
筛糠、掉魂、腿肚子转筋、胎歪了——形容一个人惊恐万状
有骆驼不说牛、嗓子比脖子粗——讽刺吹牛者
二、经济基础和价值观念对东北方言的影响
东北地区地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