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南京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姓名:秦延华 学号:2011414593 总述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2012年11.11——11.17我们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类的全体同学在王晓青、刘飞和荆延德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南京,进行综合自然地理的实习。 一、.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就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能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方法: 踏勘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等的总体特征。 地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地图法。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三、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本科期间学习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生物地理学、土壤学等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的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和地貌形成、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的土壤类型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四、.实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 实习地选为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预则设计实习路线。 实习出发前两天:开准备动员会;实习前室内辅导,进行野外实习的准备工作。 11月11号:早晨乘客车从日照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六合瓜埠火山。 11月12号:南京汤山→孔山→棒槌山→大石碑公园。 11月13号: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 11月14号:小矛山→中山垭口→阳山碑材及猿人洞。 11月15号:燕子矶→玄武湖→幕府山。 11月16号:地质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 11月17号:返校。 五.实习地南京简介 南京位于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南京,战国时楚威王始置金陵邑、以为“王之地也”,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 现以时间和行程为线索书写实习报告。 11.11 日照———六合瓜埠火山 一.早上七点从日照出发,沿途观察植被变化 ?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变为水稻;行道树的种类基本没变,以杨树、柳树、二球悬铃木为主(江苏省内也有少数棕榈),但山东省内树木落叶明显比江苏早。 二.六合瓜埠火山(地质地貌学) 实习时间:11月11号下午 实习地点简介:南京长江北岸六合、仪征一带,,如瓜埠山、灵岩山等,属于六合火山群的一部分。 实习内容:在刘飞老师和王晓青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有关六合瓜埠火山的如下地质地貌情况: 1、六合方山 1)、组成火山锥的岩层及其特征: 构成该火山基地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的浦镇组(相当于洞玄武组),此处的岩石较硬、呈黑色、质密(颜色深说明是基性岩或超基性岩,颜色浅说明是中性岩)。火山碎屑成分主要是各种形态的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此外还有少量磨圆度很高浦镇组砾石,填隙物为火山灰。 火山弹有麻花状、纺锤状及梨形等,有螺旋扭转现象,横剖面上为气孔构造发育程度不等的同心层状构造。 火山渣是无一定形态的多孔渣状玄武岩碎块,比重较小,外表极似炉渣,它是多孔状熔浆抛入空中冷却后撞击地面破碎形成。火山砾为玄武岩的碎块。 。附图:火山 2)、在火山碎屑岩之上为橄榄玄武岩。玄武岩的柱状解理明显,大部分是六棱柱,它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北坡火山口开裂和缺失),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坎,厚50米至70米。岩石呈暗紫红色和深灰色。微晶质或隐晶质,具气孔构造。按气孔分布特征,可分出七、八层熔岩流,每层厚数米至十余米,其分层标志及原生构造特征如下: ①、红色烘烤层: 见于每层熔岩流的表部,呈红色。是后期溢出的熔岩流在高温下对前期熔岩表层烘烤形成。 ②、熔岩流气孔构造的变化: 在方山上玄武岩中,每一层熔岩流气孔的多寡与垂直位置有关,顶部最多,底部次之,中间最少。气孔的形态,顶部以蝌蚪状、卵圆状及串球状为主,其拉长方向与熔岩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