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第四单元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泽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PAGE PAGE 16 课 题 14《秦兵马俑》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指导等。)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好课文。 2.会认识和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本文的脉络,并能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状物的写法,想象仿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导入: 1、同学们当中有没有人游览过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2、解题: “秦兵马俑”中的“秦”指的是秦代,“俑”指的是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描绘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3、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做到不错字,不漏字,并在书中适当位置留下你阅读、思考的痕迹。(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两遍,再完成下列题目。) ◆①标注好各小节的序号。 ◆②在你最喜欢的段落前打上“☆”,反复再读两遍。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注意易错的字音字形,把它们多写几遍,并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拱形( ) 鸟瞰 ( ) 魁梧( ) 马靴 ( ) 所向披靡( ) 军吏( ) 金冠 ( ) 模拟 ( ) 颔首 ( ) 战车千乘( ) 折服( )??发髻?( ) 匀称 ( ) 翘起( )? 翘首以待( )??? 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加点的字。 举世无双: 所向披靡: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4. 默读课文,仔细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初读课文,你有什么疑惑?在文中标注出来。 预习反馈: 1.小组内交流本课易写错的词语和易读错的字音。(方法小帖士:先口头交流,再书面听写。) 易错的重点词语: 2.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质疑探究: 1.初读了全文后,仔细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温馨提示:解决了这个问题,你就能很轻松地理清文章的脉络了。) 2.细读课文第二小节,想想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友情提示:这个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吗?先自己想一想,课上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见《导学案》) 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预习作业:(第二课时) (友情提示: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再完成下列题目。) 仔细阅读课文第四至十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在文中做批注) 反馈后亮标 教后记: 课 题 14《秦兵马俑》 第 2课时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教学目标 (涉及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法指导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导学过程 复备与调整 一、课前预习、课上反馈: 预习反馈: 小组内交流: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自我评价(在上面打√):☆ ☆ ☆ ☆ 小组评价:☆ ☆ ☆ ☆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各种类型的兵马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友情提示:仔细品读课文四至九小节,再完成题目。) 第十小节围绕哪句话来写?从这一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友情提示:仔细品读课文第十小节,再完成题目。) 三、当堂训练、检测反馈:(见《导学案》) 四、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知识积累: 形容很有名的成语:家喻户晓 誉满大地 名不虚传 远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