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来 一一-以环保部门为例 练宏 摘 要:通过近距离观察某市环保局连续 3 年的年终考核过程,分析弱排名激励 形成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完成任务逻辑、激励逻辑和政治联盟逻辑之间序贯作用的政 治过程,是弱排名激励的形成过程。弱排名激励之所以长期存在且具有效力,是因为 相比强激励,它形式上满足外在科层要求,而实质上可在内部作出调整,保证灵活的 权威支配,兼具适应性和自主性。另外,弱排名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同级合作而非过度 竞争、塑造上下级的松散关联而非紧密关联、避免外在激励过度排挤内在激励。 关键词:强激励 弱排名激励 绩效考核政府行为 作者练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 (广州 510275) 。 、研究问题 激励理论是研究政府行为的很有分析力度的工具,但大多相关研究关注强激励, 忽视弱排名激励的逻辑和作用。无论是从绝对绩效考核到相对绩效考核的概念区 分,①还是标尺赛、锦标赛和资格赛的一系列研究,②均隐含强激励的 来 本文得到国家社科青年项目 (13CGLl18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2ZD040 、 13ZD041 、 15ZDA050) 和教育部基地自设项目相对绩效考核:中国政府的环境治 理 (2008-2013) 的资助。感谢周雪光、刘世定等教授和匿名评审的宝贵意见。 ① 参见 E. P. Lazear , Personnel Economics , Cambridge , MA: MIT Press , 1995. ( A. Shleifer , A Theory of Yardstick Competition , Rand }ournal of Economics , vo l. 16 , no. 3 , 1985 , pp. 319-327; E. Maskin et al., Incentive , Information , and Organization Form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 vo l. 67 , no.2 , 2000 , pp. 359-378; E. P. Lazear and S. Rosen , Rank-Ordered Tournaments as Optimal Labor Contracts , }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vo l. 89 , no. 5 , 1981 , pp. 841-864; 杨其静、郑楠地 方领导晋升竞争是标尺赛、锦标赛还是资格赛, 世界经济 2013 年第 12 期;周黎 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经济研究 2007 年第 7 期。 • 82 • 弱排名激励的社会学分析 思路,即在业绩能够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提高激励强度,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让代 理方行为和委托方目标一致。然而,强激励无法解释真实世界普遍存在的弱激励现 象,比如业绩和努力程度不一致,组织不解雇或惩罚下属,以及整个激励系统不愿 意给下级差评等。① 虽然有研究关注弱排名激励,但是对内部政治过程的关注较少。比如,布劳近 距离观察美国政府内部的绩效考核,发现其也是一种弱激励在起作用。但是,他更 多从非正式规范的角度进行解释。如官员长期共同工作和生活,内部形成一套大家 默认并遵守的非正式规范,这一规范削弱了激励制度的有效性。②这一研究提醒人 们关注基于参照群体和相对剥夺感的非正式规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③但是其缺陷 之一,是功能解释而不是因果解释,④把结果当作原因,遵循强激励一破坏非正 式规范一选择弱激励的功能解释逻辑。缺陷之二,其对政府内部政治过程的关注 较少。已有研究指出,影响组织运作的机制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是权威和政治过程。 如果缺乏对内部政治过程的关注,可能会面临解释上的漏洞。⑤ 本文从这一角度提出问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