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程技术交底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完成室外及放心土回填,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结构施工。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4.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验收手续。
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15m—20m,或每道墙的两端。
6.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二)材料要求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承重结构必须作取样复试。要求砖必须有一个条面和丁面边角整齐。
2.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3.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4.掺和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或采用 粉煤灰等。
5.其他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等。
(三)施工机具
应备有大铲、刨锛、拖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二、质量要求
(一) 砌体工程质量要求符合《砖砌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的规定。
项 序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 1 砖强度等级 按设计要求MU
控 2 砂浆强度等级 按设计要求M
项 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 不小于80%
目
外墙涂料工程
一、材料及机具准备
涂料、填充料、颜料、高凳、脚手板、腻子托板、滚筒、刷子、排笔小漆桶、砂纸、橡皮刮板、腻子槽、檫布、棉丝、半截大桶等。
二作业条件
1.墙面应基本干燥,基层汗水率不得大于10%。
2.门窗已安装完毕。
3.进行墙外作业的外脚手架已搭设完成。
三、质量要求
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规定。
四、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打底找平→打磨→封底漆→第一遍涂料施工→修补第二遍涂料→第三遍涂料施工→检查验收
五、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对基层表面进行作业前的验收,表面须洁净坚固,对混凝土表面浮浆等进行清理,对砂浆基层,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空鼓及裂缝现象;基层要求含水率在10%以下,如无条件测试可用手感进行估测。潮气太大不能施工,必须待干后方可施工;对墙面的阴阳角、窗洞口的收口部位特别是阴阳角检查完成后要进行交接验收;将进行作业的所有门窗等采用塑料布以及其他方式进行防护,避免污染。
2.嵌缝对混凝土墙面出现裂缝,应先在裂缝部位刷一遍掺胶水泥浆,然后使用粘接石膏刮抹。
3.刮防水腻子找平。对混凝土墙面刮防水腻子找平,要求与基层粘接牢固,无分层空鼓现象,待干燥后用砂纸打磨,手感无杂质进行下一道工序。
4.封底漆。在干净的基层上,先喷涂(或滚涂)一遍封底漆,增加与基层的结合力,防止浮碱。
5.涂刷第一遍涂料。将桶内涂料用筛网进行过滤后喷涂第一遍,从上至下均匀地进行。
6.防水腻子修补打磨。第一遍涂料完成后,再对墙面进行一次细致的防水腻子修补工作,主要是针对阴阳角和局部的坑凹部位。然后在用300—400目砂纸上下左右均匀打磨,手感效果良好即可。
7.第二遍涂抹。喷涂同第一遍。
8.第三遍涂抹。检查第二遍喷涂对墙面所出现的缺陷及时修改和处理,进行第三遍喷涂。
9.检查验收。对完成后的墙面涂料进行彻底的检查,重点检查阴阳角及门窗洞口无误后报验收。
10.涂料清理。将楼层内所有的涂料及防护采用的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并将遗漏的涂料进行清理做好现场文明施工。
六、成品保护
1.施涂时首先清理好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而影响涂饰质量。
2.不得污染窗台、门窗玻璃等已完成的分项工程。
3.涂饰墙面完工后,要妥善保护,不得磕碰污染墙面。
七、安全措施
1.所有工人应严格执行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上架施工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尤其注意要系好安全带。
2.外架使用前应对整个架体进行检查和检修,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在脚手架上施工,面砖及小型工具等放在不易掉落的地方,以免高空落物伤人。
4.施工时不得出现立体交叉作业。
4 斜槎留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