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人物分析--戴安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日人物分析--戴安澜

民族之魂—戴安澜 摘要:戴安澜(1904~1942),国军名将,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并立下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于1942年3月为了保护唯一尚存的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率领200师开赴缅甸,最终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 关键词:戴安澜,抗战,儒将 一﹑戴安澜的军事生涯 孙中山通过总结辛亥革命以来的失败教训,深深感到依靠军阀的武装是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同时,列宁领导革命军队取得十月革命也使他得到很大启发。他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于是在1924年,孙中山创建黄埔军校。他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924年,戴安澜在一位长辈的推荐下,决定报考黄埔军校,但因为身体条件不好,他没能通过黄埔军校的体能测试。推荐戴安澜报考军校的长辈本想找校方通融一下,却被他拒绝了。当时,戴安澜已经决心杀敌报国,要为国家,为民族而战,在叔祖父戴端甫(时任广东粤军团长之职)的勋勉下,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当二等兵,时年二十岁。1925年,经过了严格军事训练的戴安澜再次报考黄埔军校,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步兵科学员,于1926年毕业。 1933年春,日寇在华北挑起长城战事,戴安澜时任十七军二十五师一四五团团长。一四五团的任务是踞守古北口将军楼迄右至龙儿峪以东五百米高地。日寇主力进攻长城,一四五团浴血搏斗,苦战三昼夜,伤亡惨重,阵地工事几乎全毁,但戴安澜仍奋勇指挥,率部力战,使得友军已失将军楼右翼阵地得以恢复,并在战斗中同赵连长一起救下关麟征师长。当敌人集中一个旅团并配有骑兵、炮兵各一团,再联合空军向芦头庄会博公路一带的一四五团阵地猛攻时,戴团长在友军配合下沉着指挥,率部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战斗,不仅阻击了敌人的进攻,而且迫使敌人不得不向石匣口方向撤退。后来,戴安澜因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而荣获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8月,戴安澜被提升为二十五师七十三旅旅长。1938年3月徐州会战,戴安澜率七十三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与友军协同作战,完成了将台儿庄日军主力完全包围的计划,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台儿庄日军被歼驱之后,临沂方向日军猛烈向西反扑,与中国军队对峙于杨家集、艾山一线。戴安澜率部防守中艾山,日寇向中艾山阵地猛攻四昼夜,终被击退。日军广播说有一俄国军官在指挥中国军队,原来戴安澜每在战斗之时,总是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其体形魁梧,使日寇丧胆而误传。 来源:戴澄东 来源:戴澄东在2012-07《黄埔》杂志上发表的《深切怀念我的父亲戴安澜》 1939年1月,他又升任第二○○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昆仑关战役。昆仑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时由号称“铁军”的日寇第五师团之主力第十二旅团把守,堪称“金汤之固”。戴安澜面对强敌,镇定自若,在全面摸清敌情的前提下,周密布防。战前,戴安澜发出豪言:“中国古时有状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战斗打响以后,他亲临前线指挥,虽不幸负伤,仍坚守岗位,经一月苦战,毙敌六千,缴获甚多,并击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和联队长三木吉之助,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战后荣获“四等宝鼎勋章”一枚。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军队的关键一战,日军战士也把昆仑关战役当做战略中的关键点。 1942年3月戴安澜将军率领的200师作为先头部队,先行进入缅甸,驻守同古,协助英军防务,掩护英军的撤退。然而由于英军撤退,国军支援未到。二○○师只能以一师的兵力来对付4倍于自己的北上的日军主力。为此,他立下遗嘱,并给各级下命令,明确:师长战死,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各团、营、连亦是如此。 摘自2011年4月2日《档案》的《铁血将军戴安澜》因而全师上下同仇敌忾,士气旺盛。3月18日到3月29日,在二○○师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死亡5000余人。3月25日后,日军后续部队从仰光不断增援,二○○师在孤军无援,弹药消耗殆尽无法补给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于3月29日夜从同古城安全撤出。4月23日,二○○师日夜兼程赶到棠吉,4月24日开始攻击,25日即将棠吉攻克。战斗中戴安澜的随从副官孔德宏受伤,卫士樊国祥牺牲,可见战斗的惨烈。由于日军第十八师团突破棠吉,不久即占领腊戌,这样远征军回国的道路即被阻断。这时,以史迪威为首的长官部要求各自突围。5月初,第五军师、二十二师走进了野人山,二○○师在缅甸东部,奉命尾随日军,相机返国。在返国途中,二○○师要经过两条河流三条公路,一共五道封锁线。1942年5月18日,在通过细胞到摩谷公路最后这道封锁线时,遭到敌人伏击,戴安澜亲临第一线指挥,不幸胸腹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但他仍然指挥部队集中突围成功。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缺医少药,在湿热的热带雨林

文档评论(0)

186****0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