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伦理思想的差异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中世纪背景: 1,基督教的现身: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犹太教最高的神是耶和华和救世主弥赛亚,以他们作为保存犹太人民族意识的宗教基础。罗马消灭以色列国家后,犹太教的一支耶稣宣传天国将近,人们将得救,后被罗马人处死。广大群众相信耶稣是救世主,他的牺牲是为了所有的人赎罪,由此发展出基督教。但是,教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富人所掌控,教义开始变化:从祈求得救变为死后升天,从偿善罚恶变为泛爱众生。公元313年,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承认,从劳动人民的宗教变为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 2,宗教生活在精神生活中的凸显、宗教主导地位的确立: 宗教开始进入在西方生活世界中占统治地位:在罗马帝国时期的希腊,经验的研究和独立的理性思考被取代为以理智来论证宗教教义的合理性。知识被神秘主义的启示所代替。哲学思考投入了宗教信仰的怀抱,拜倒于上帝之前。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 3,阶级社会统治的稳定延续:从奴隶主社会到封建社会, 二,基督教的美德 从禁欲的角度看:古希腊的德性论是要以理性控制外物、控制肉体、控制自己的行为;中世纪的德性则变为将德性作为合乎宗教存在的手段。 从个体存在的角度看,古希腊德性要确保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完整;而中世纪的德性则要将个人德性归为上帝的恩赐。 从德性的内容看,德性从古希腊的个人的独立品质变为对上帝的关系:信、望、爱。 2, “智勇节义” ——四枢德在基督教中: 這四德為什麼叫四樞德?因為是諸德的樞紐,無論什麼德行,都是離不了這四德的。 智慧(prudence):认识理性的最高目的(神)并采取合适的方式或途径来实现。 “我派遣你们好像放羊入狼群,所以你们应像蛇那样机警(即明智),像鸽子那样诚朴”(玛10:16)“谁是受主人委托,管理家人,按时分配食物的忠诚聪明(即明智)的仆人呢?”(玛24:45)“十字架上的信息,为那些走向灭亡的人是愚蠢,而为我们得救的人却是天主的德能”(格前1:18) 勇敢(Forititude):克服恐惧、为神牺牲。 “耶稣苦闷至极,祈祷更加恳切。祂的汗珠如同血点,滴在地上”(路22:44) 节制(Temperance):抑制感性欲望,知礼有荣誉。 “可是我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而又动淫念的,心中已与她犯了奸。假如你的右眼引你犯罪,挖它出来,从你身上扔掉它,因为丧失你一个肢体,比你全身投入地狱,为你更好”(玛5:28-29)。“凡在言语上不犯错误者,就是一个完人,他能控制整个身体”(雅3:2)。圣经更要人藉节德走向天主:“天主拯救全人类的恩宠已被显示;教导我们弃绝不虔敬的生活,等待我们所期望着的,同我们伟大的天主和救主基督耶稣的光荣显现一起来临的祝福”(铎2:11-13)。 正义(Justice):对神的虔诚、服从、感恩。 “祂要以正义审判普世人群,祂要以公平治理天下万民”(咏98:9)。 “审判时,你们不要违背正义;不可袒护穷人人,也不可重视有权势的人,只依正义审判你的同胞”(肋19:15)。 “只愿公道如水常流,正义像川流不息的江河!”(亚5:24) “因为你们吞没了寡妇的家产,而以长久的祈祷作掩饰”(玛23:14),“你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律法上最重要的公义、仁慈和信实”(玛23:23)。 3,“信、望、爱”——上帝注入人的三种超自然的德性(天主之德)。 A,信(faith):确认(amen阿们)。信所说、所问、所承诺。 信与上主的亲自相遇; 认同被启示的真理; 相信神,相信神作为国王的一个天国世界的真实存在,相信神的意志和计划对人类的仁慈,相信耶稣的预言。即相信以神为权威的启示作为真理。 信不只是思想上的顺从,而是全身心地奉献、归依于神,只向基督期待全部救赎和恩典。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本质、基础)”。 信德是什麼?是直向天主的超性之德,叫我們全信天主各端道理,因為天主不能差錯,也不能虛言。 (若:三,三一 ─ 三三;希:拾壹,一 ─ 二) 不信:无神论、世俗主义 B,望(hope):希望完满的善的实现的欲求。希望完全得救。 希望正义、免于压迫的自由、庄稼丰收、和谐、平安;复活的希望;错误和空洞的希望。 对恩典的渴求和向往;对永恒幸福和神圣统一的希望。望从意志中产生,而不是激情。望的反面是绝望和自大等罪过。 望德是什麼?是直向天主的超性之德,盼望天主的仁慈,因耶穌的功勞,在世上賞我們要緊的聖寵,死後賞我們永遠的真福。 (羅:捌,二四 ─ 二五) vs 自以为是;绝望(自杀);懦弱与颓废。 希望可以忍受不幸与苦难;对未来开放;转变世界的号召;委身于人的解放。 C,爱(love):虔诚的神秘的爱。vs欲望之爱;仁慈之爱;朋友之爱。 万物核心就是爱。上帝的本质属性就是爱。 上帝对人的爱:自发的自由的。父亲对子女的爱。牧羊人对羊群的爱。 人对上帝的爱:仁慈之爱。 不是单独的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