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 What Is Peptic Ulcer? An Ulcer is … Localized impairment in stomach or duodenum 发病率10%-12%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Agents used for peptic ulcers) 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 发病与粘膜局部损伤和保护机制之间的平衡失调有关: 损害因素 保护性因素 损伤因素: 胃酸 引起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乙酰胆碱、胃泌素、组胺 胃蛋白酶 幽门螺旋菌(H. pylori ) 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 of gastric secretion: the basis for therapy of acid-peptic disorders 肠嗜铬样细胞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 研究显示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相关 与慢性胃溃疡有关 保护因素: 粘液屏障 粘液分泌 碳酸氢盐分泌 粘膜修复 胃粘膜上皮更新快,大约每3天更新1次 粘膜血流丰富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策略 减弱损伤因素 (1) neutralizing of the over-secretion of stomach acid; (2) blockade of HCl secretion; (3) antibiotic therapy (helicobacter pylori). 加强保护因素 (1) coating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mucosa; (2) enhance mucus and HCO3- salt secretion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抗酸药:氢氧化镁等 抑制胃酸分泌 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等 M 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 H+-泵抑制药:奥美拉唑 抗幽门螺旋菌药: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 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的药物: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等 抗酸药(Antacids) 作用: 为弱碱性化合物,能中和胃酸,解除胃酸对粘膜的侵蚀及对溃疡面的刺激,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常用抗酸药物 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 碳酸钙、碳酸氢钠等 各有优缺点,在临床上常合用2种以上的药物或制成复方制剂,取长补短。 如胃舒平,内含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浸膏。 H2受体阻断药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生理: H2兴奋→C内cAMP↑→兴奋H+-K+-ATP酶→促胃酸分泌 阻断H2受体: 基础胃酸,夜间胃酸分泌均↓; 抑制促胃液素及M受体,兴奋药引起的胃酸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也↓。 轻、大剂量可有阿托品样作用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应激性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 促胃液素瘤也有一定作用; 缓解症状作用不如H2阻断药。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 雷尼替丁(ranitidine) 法莫替丁(famotidine) 尼扎替丁(nizatidine) 罗沙替丁(roxatidine)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H+-pump inhibitors) 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Losec) 特异性抑制胃粘膜壁细胞中的H+,K+-ATP酶(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强。 起效迅速,作用持久,1次/日; 用药4-6周,溃疡愈合率达97% 促进溃疡愈合: 使幽门螺旋菌数目下降;使幽门、胃体、胃窦部粘膜血流量增加等。 AstraZeneca (PPI) PPI临床应用 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病:疗效好,复发率低;其它药无效的,本类药也能收到较好效果 反流性食道炎:优于雷尼替丁 PPI不良反应 可有头痛、胃肠道反应等,偶见肝功能异常、眩晕、嗜睡,停药后可消失。 对孕妇、哺乳妇女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幽门螺旋杆菌Hp(Helicobacter pylori) 1960年提出,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粘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存在,此菌为G-厌氧菌,并不见于正常胃粘膜 80%胃溃疡及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Hp呈阳性 Hp人群中感染率高达40~60%,感染后多数仅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10%~15%可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 Hp感染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慢性消化不良性胃炎等疾病关系密切 Therapy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