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自然科第二次段考试题
新北市立中正國中102學年度第一學期 九年級 自然科 第二次段考試題
範圍:第2章第五節、第3章、第五章 班級: 座號: 姓名:
第 PAGE 1 頁,共 NUMPAGES 5 頁
【讀卡科目請依規定畫卡,若有違反畫卡規定而影響讀卡作業之情事,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確實寫上班級、座號、姓名,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
【手寫答案卷需用藍色或黑色墨水筆書寫,違者一律扣總分五分,使用鉛筆書寫扣五分。】
一、選擇題:一律在答案卡劃記 (1~9題每題3分,10~41題每題2分,共91分)
( )如圖(一),一根以A點為轉軸的木棒,分別受到F1=500gw、F2=400gw、F3=200gw三個力,已知AB長=40cm、BC長=60cm、CD長=80cm。試問三力的合力矩為多少?木棒將如何轉動?(A)8000gw-cm、順時針(B)32000gw-cm、逆時針(C)32000gw-cm、順時針(D)8000gw-cm、逆時針。 圖(一)
( )質量10公斤的物體,置於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水平定力作用,速度(v)-時間(t)關係如圖(二)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物體的加速度為 4 m/s2(B)此物體作等速度運動(C)物體所受定力大小為30N(D)此定力在2秒內共作功720J。(習題)
( )以固定大小的力推動物體,若物體沿水平地面等速度移動,請問下列關於此過程的描述,何者正確?(A)重力對物體有作功(B)此人的推力對物體所作的功為零(C)物體所受的合力對物體作功為零(D)物體的動能與重力位能的總和必為零。(習題) 圖(二)
( )一質量20kg的物體,受60N的力從靜止開始運動,若不考慮摩擦力。請問10秒後物體的動能為多少?(A)2000焦耳(B)4000焦耳(C)5000焦耳(D)9000焦耳。(習題)
( )有關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地球對月球的萬有引力會對月球作功(B)施力於物體,該力必對物體作功(C)滑雪者沿著斜坡等速下滑過程中,重力對人作功為零(D)物體向上拋,重力對物體作負功。(習題)
( )甲、乙、丙三物體的質量分別為 4kg、8kg、10kg,分別至於離地面高 10m、5m、4m處,假設各物體落下時不受任何阻力作用,則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三個物體對地面的位能皆相同(B)三物體落下時加速度皆相同,故著地前瞬間速度也相同(B)丙物體的質量最大,故著地前瞬間,具有的動能最大(D)甲物體離地面最高處,故甲物體對地面的位能最大。(習題)
( )如圖(三),滑板者靜止站立於甲點開始下滑,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及摩擦力,且甲、丁高度相同,請問下列關於在 U 型板各處動能與位能的描述,何者錯誤?(A)靜止站在甲點時,動能和位能皆為零 (B)在乙點的動能大於在丙點的動能 (C)在甲、乙點的力學能相同 (D)在甲、丁兩點的位能相同。(習題) 圖(三)
( )下列何項敘述有利於侵蝕作用的進行?(A)當冰川流入溫暖的地區時(B)當地形不斷向上抬升時(C)當河川坡度變平緩時(D)當河流進入下游時。(習題)
( )台灣西部河流的跨河大橋,常發現橋墩裸露的現象。下列哪一項最有可能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A)河流上游爆發土石流災變(B)靠近橋的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C)河流上游山坡地被濫墾(D)下游河流出海處築防波堤。(習題)
( )運動中的物體在粗糙平面上,經過一段距離後漸漸停止下來,物體所減少的動能和摩擦力所作的功有何關係?
(A)功 = 減少的動能 (B)功 減少的動能 (C)功 減少的動能 (D)無法比較。(習題)
( )下列哪一種情況,力對物體作功不為零?(A)起重機等速將物體向上抬升,合力對物體所作之功(B)在水平面上作等加速度運動的物體,重力對物體所作之功(C)人背書包在水平面上走了一段距離,人對書包所作之功(D)水滴從高空等速落下,重力對水滴所作之功。(3-1)
( ) 一根重量可忽略不記的槓桿以O為支點,在桿上的a、b、c三處分別受到Fa、Fb、Fc三個方向與槓桿垂直的力作用,且a、b、c三處到O點的距離比為3:2:1,如圖(四)所示。若不考慮槓桿與支點間的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胰腺炎急救护理措施.pptx
-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PPT.docx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精品推荐)..doc VIP
- 2025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检验检测院(第二批)招聘编外聘用人员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FAN-045 37#地块 电梯井施工操作架搭设 及安全防护方案 终.doc VIP
- 《油气管道安全管理》课件.ppt VIP
-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GJ B-360B-2009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pdf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