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结子构可靠性原理
3.2.1 n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第i个最小值的分布函数的推导 (3.1) 设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中第i个最小值的累积分布函数为 ,对应的密度函数为 ,则有(3.1),其中 上式给出从概率分布为 的变量X随机抽取n个值的第i个最小值的概率分布函数。特殊的, 1)当i=n时,(3.4)式简化成容量为n的样本中最大值的分布函数。 2)当i=1时,(3.4)式简化成容量为n的样本中最小值的分布函数。 注意: 也可解释为在任何n次独立试验中事件(Xx)不发生的概率。 3.3 渐进极值分布 P44 来源:当取自母体分布的大随机样本的最大或最小值的分布函数,当样本变大时趋向某一极限分布,这些极限分布叫做渐进极值分布,它们有Ⅰ、Ⅱ和Ⅲ型等重要类型。 3.3.1 极值Ⅰ型分布(Gumbel分布) 1、最大极值的Ⅰ型渐近分布(了解):如果母体分布的上尾部按指数方式下降,即 例:由4个单元串联组成的系统,单元的可靠度分别为:RA=0.9 RB =0.8 RC=0.7 RD=0.6,求系统的可靠度 RS。 RS=0.9?0.8?0.7?0.6=0.3024 若系统各单元的失效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则单元的可靠度为: Ri(t)= e??it RS(t)=?Ri(t) = e?[??i]t 如果系统的失效率为?S,则?S=??i=?1/mi mi—单元i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为: MTBF=1/ ?1/mi 说明:1)串联系统的可靠度等于各个串联体结构可靠度的乘积; 2)由例子可以说明,由公式(7.4)确定的失效概率小于按正态分布所得的失效率,即按正态分布所得的失效率偏安全。 Eg.7.1 会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体系的分布函数。 7.3.2 并联体系 1、定义:单个构件的失效并不总是导致整个体系失效。类似超静定结构。实际的并联体系有多种失效模式,每一种都可用一个并联体系来模拟,然后把这些并联体系组成串联体系。因此,当最弱的并联模式失效时,这种结构体系就将失效。故这种体系的特性与构件是完全脆性或完全延性有很大关系。 1)当n个完全延性的构件组成并联体系,如图7.7所示。只有当这种并联体系中的所有构件都失效时,体系才会失效,则体系的抗力和构件的抗力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图7.7 并联体系示意图 (三)并联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1.纯并联系统 纯并联系统:所有单元一开始就同时工作,其中任何一个单元都能支持整个系统运行的系统。即在系统中只要不是全部单元失效,系统就可以正常运行。 Fs(t)= P{(t1T)? (t2T) ? … ? (tnT)} 1 2 n 当n的数值不是太小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如Ri的分布是正态(或者不是正态)分布,假定R服从正态分布是合理的。其对应的均值和方差为 (7.6-7.7) 2)当n个完全脆性的构件组成并联体系。这种并联体系有可能发生连锁破坏效应。假设是图中所示n个构件的抗力 ,则该体系的抗力r为: (7.8) 3)并联的超静定结构常被模拟成“并联子体系组成的串联体系”,如图7.11所示。给定的构件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失效模式之中。这种体系有可能出现至少两种形式的相关,即单个构件之间和失效模式之间相关。 图7.11 串并联体系示意图 7.4 等相关构件的体系 对于抗力任意相关的已知体系,要计算其精确的失效概率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界限(Cha.8)常常可以确定。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精确计算其失效概率还是有可能的。 * Grigoriu和Turkstra 方法 P134 1、适用范围:该方法适用于串联体系和延性的并联体系。 2、假设条件: 1)构件抗力可用n个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来模拟; 2)各个随机变量之间是等相关的,有共同的相关系数?(当不等时,有时也用平均相关系数来代替); 3)荷载是非随机的且为不随时间变化的常量, 4)所有构件都按相同的可靠指标?e设计,当荷载效应是Si,则 7.5 补充内容[14-103] 7.5.1 结构体系的失效模式([14-5.1.3]) 在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中,首先要相据结构特性。失效机理确定失效模式。可能失效模式的确定,常是结构体系可靠性分析的关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2026届高三语文复习:写作课时作业.doc VIP
- 第3课《雕塑着色变彩身》-2025-2026学年岭南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肾上腺囊肿的护理业务学习.pptx VIP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项目学习——主题活动(一) 做个小小会计师.ppt VIP
- 临时用电及防爆-授课版.pdf VIP
- CH3.5.5.11自研软件网络安全研究报告.doc VIP
- 自动扶梯调试手册YSTS-0001-C.docx VIP
- 2022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docx VIP
- T_CITS 233-202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用于脂溶性维生素检测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中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