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代表人物

朱熹的理学观点(南宋): ★将天理与三纲五常紧密联系 ★对“格物致知”的深化:“物”的概念 “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二、程朱理学 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清道光七年 (1827)欧阳厚均重刻。 忠孝廉节碑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②“存天理,灭人欲”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 ③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 ②“存天理,灭人欲” 小结: 以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二、程朱理学 3.程朱理学的主要思想: 4.程朱理学的发展: 二、程朱理学 4.程朱理学的发展: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4.程朱理学的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4.程朱理学的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 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二、程朱理学 4.程朱理学的发展: ◇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依据的教科书 ◇明朝初年,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大力推崇,巩 固其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学术思想影响海外 二、程朱理学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一、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朝时期 4.唐朝时期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 一、三教合一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①佛教盛行 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 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中国 第一古刹”。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石窟 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 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洛阳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 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 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①佛教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 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 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 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 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一、三教合一 ①佛教盛行 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 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 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 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 ③儒学本身的缺陷 一、三教合一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①佛教盛行 ③儒学本身的缺陷 一、三教合一 ②道教在民间传播 1.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①佛教盛行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一、三教合一 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佛、道关于 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 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 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 学”。 二、程朱理学 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程朱理学 1.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 统治者支持: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 儒家学者的努力:士大夫们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

文档评论(0)

181****91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